數十座高高低低的山峰星羅棋布,其中最高的一座自雲霧中穿插而出,鶴立雞群,其上一團耀眼的靈光,引動周遭的雲氣圍繞它緩緩流轉,宛如巨大的漏鬥,水汽被凝結成瀑布,從峰頂流下,才至半途就又被風吹散,複化為雲氣逸散;遠遠望去,一種浩大的氣勢撲麵而來。
“最高的就是大羅峰了,那是掌教的修煉之所,那團靈光是便是我紫極宮的中樞之地,仙夢殿了。”似是感覺到了林犀的目光,明構老道回頭看了一眼,然後給他解釋道,隨即不再理會一副鄉巴佬模樣的林犀,徑直向圍繞著大羅峰的山峰群飛去。
繞過七八座氣勢巍峨,仙氣繚繞的山峰後,明構老道在一座毫不起眼的山峰上停了下來。
“..。”見此情景,林犀嘴角一陣抽搐,看著情況,這個師傅在紫極宮地位不怎麼樣啊。這廝貪得無厭,渾然忘記了數天之前自己還和一大堆外門弟子一般無二,連紫極宮的門檻都摸不著。
明構老道放下林犀之後便往裏走去,林犀默默地跟在後頭東張西望,卻看見一副大大的石碑,上刻幽遊二字。“看來就是幽遊峰了。”林犀在心裏默想。
沒過多久就看到了一座古樸的道觀,這幽遊峰頂是一片廣闊的湖泊,道觀便建立在其上,飛簷掛角,一步九折的風格頗為精致。
林犀跟著師傅走到裏堂,明構拿出一本古樸的經書道:“我紫極宮道統源遠流長,開派祖師為闡微真人,最初起源於何時不可考,在距今六千九百年前,中興祖師玉田真人在此再開山門,曆代弟子辛苦經營方有如此氣象,當年中興祖師傳下門派根本心法《五息直指闡微經》,多年來諸脈弟子演化發展,各有千秋,我幽遊峰一脈便是這
本《幽遊參神典》了,你拿去好生參悟。”
林犀應了一聲,恭謹地接過。
那明構老道又說:“修仙之道,在於服氣煉化,神魂不滅,萬載長存;切不可學那些歪門邪道,走那肉身爐鼎之路。”
明構此言一出,林犀便明白了情況,想來是在衍化過程中,一些紫極宮弟子自那《五息直指闡微經》五息輪轉中了領悟了肉身修煉之法,故而紫極宮中出現不同的道路,一者是修煉元神,一者是鍛煉肉身,兩者背道而馳,看來是不可調和了。
林犀此時也不了解兩者孰優孰劣,不過這個便宜師父看起來是元神道統的堅定擁躉,那自己怎麼選已經毫無疑問了。
當下林犀一躬到底,義正言辭:“師父放心,修仙者,追雲逐日,朝采紫氣而夜沐月華,豈可學那蠻荒野族出拳動腳,熬練筋骨?”
此言一出,明構大為滿意,點點頭,摸摸索索地取出一柄拂塵,交與林犀。
“你入門倉促,為師也沒有什麼準備,這柄拂塵先拿過去用用吧,為師也沒有其他弟子,你今後出門要注意,不可墜了我幽遊峰的臉麵。”隨即揮手讓林犀退下了。
林犀默默地退了出去,然後發現.。自己不知道要到哪邊去.
索性明構老道沒什麼弟子,林犀也就毫不客氣的占了一處院子,吩咐童子收拾好之後就住了進去。
林犀安頓好之後拿出了便宜師父給的拂塵,仔細看了看,忍不住笑了起來,這赫然是一件靈器!
當初林犀苦逼兮兮的,辛苦了好久才攢了一件法器,還報銷掉了,如今這個師傅一出手就是一件靈器,真是賺大發了。
後來林犀才知道紫極宮群峰都是築基修士為多,像他師傅那樣的金丹修士是實打實的長老,也就是說林犀在不經意間從搬磚男變身官二代.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林犀摩挲著新到手的拂塵,蒼玉製的手柄,頂端的細絲根根晶瑩剔透,銳利寒冷,在空氣中蕩漾開一層層細碎的冰屑,賣相絕佳。
“拂動間寒風徹骨,你就叫冰風吧。”林犀喜氣洋洋地收起拂塵,準備去明構老道的書房大戰一場.
那本自礦洞中得來的神秘經書是時候解開了,若當真是《還真集》中猜想的那東西.林犀眼中閃過異樣的光芒,那是長生久視的資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