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賣菜獲取信息(2 / 2)

“又要出大事啦!”那人四處瞅了瞅,貼近我的耳朵小聲說道。

又要?大事?會是什麼呢?我滿腹疑問的剛要開口,那人卻抱著青菜,逃命似地跑得飛快,不一會兒就沒了蹤影。

數隊身穿鎧甲,手執長戈盾牌,全副武裝的兵士匆匆穿過大街,向遠處跑去。

凡是有兵士經過的地方,商鋪上板,酒肆關門,擺攤的小販們也紛紛收拾起了東西。

“大嬸,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看著一旁忙著整理菜筐準備離開的大嬸,我奇怪的問道。

“好像是在找什麼人吧?唉,前一陣才燒了不少的書,好不容易消停了幾天。這鹹陽城啊,又要不太平了。”大嬸搖了搖頭,歎道。

大嬸無意的一句話,帶給了我兩個極其重要的信息:

第一個信息是,現在很有可能是公元前212年,也就是始皇35年。而動用軍隊去找的那些人,大概是幾個為秦始皇求仙煉丹的術士。

我之所以這麼判斷,是因為大嬸的第二句話:“前一陣才燒了不少的書”。這裏說的燒了不少的書,一定指的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書”事件。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一些儒生、遊士希望複辟貴族割據局麵,他們“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引證《詩》、《書》、百家語,以古非今。於是丞相李斯上書給始皇帝:“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下令除去秦國的曆史書籍以外,其他史書及《詩》、《書》之類全部燒毀的建議。除博士官掌管的圖書和農書醫書及求神問卜之書外,各地所有一切藏書全部交到當地官府燒毀。命令下達後三十天之內不燒者,判刑服勞役。下令今後如還有人敢於議論詩書,判死刑。以古非今者全族處死。官吏知道而不揭發者治以同罪。

若是在現代,提起“焚書”就不能不提到“坑儒”,這是在統一與分裂激烈鬥爭的年代,秦始皇用來打擊貴族政治的思想的兩大鐵血手段。

而“坑儒”則是由幾個方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秦始皇十分迷信方術和方術之士,以為他們可以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長生不老之藥。他甚至宣稱:“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而一些方士,如侯生、盧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極力誑稱自己與神相通,可得奇藥妙方。但時間一長,他們的許諾和種種奇談總是毫無效驗,騙局即將戳穿。而秦法規定:“不得兼方,不驗,輒死。”因此,侯生、盧生密謀逃亡,在逃亡之前,還說秦始皇“剛戾自用”,“專任獄吏”,“貪於權勢”,未可為之求仙藥。始皇知道後大怒道:“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是重吾不德也。諸生在鹹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遂下令拷問鹹陽400多名書生,欲尋侯生、盧生。事後,將相關460名書生以巨石掩埋。

既然大嬸說已經開始在城裏四處抓人,那麼大概離“坑儒”的日子不遠了。一想到不久之後,會有四百多名儒生被坑殺,我的後背就開始冒涼氣,唉,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之下,人的性命是多麼的渺小和脆弱啊。

第二個信息就是,這裏是鹹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