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皇神大陸(2 / 2)

可是就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北方的蠻族部落在沒有被管理的情況下迅速叛變了,被壓迫了數百年的蠻族含著對皇神大陸的刻苦仇恨也卷入了戰爭,戰爭進一步升級。

當時已經稱帝的大帝奧德在數年的戰爭中漸漸被磨滅了鬥誌,他曾經認為自己那個登基不久的哥哥在短時間內無法掌控整個國家,而自己已經厲兵秣馬幾十年,可以頃刻之間滅掉他,可是卻沒想到,自己的哥哥畢竟是正統皇帝,而自己卻是一個造反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幾年的戰爭百姓不堪重負,怨聲載道,所有的怨氣直指向他,他累了。

兩方的軍隊都陳集於南方,北方無人管理,蠻族不費吹灰之力就收複了自己的故土,迅速南下,奧德的軍隊正處於兩方的中間,腹背受敵,在堅持兩年之後大部分軍隊被剿滅,他就帶著少數的軍隊逃向西方,建立了一個小國。

而已經強大的蠻族和實力漸漸豐滿的天授大帝戰到了一起,雙方大軍在南方互相鏖戰著,強盛富足的皇神帝國慢慢的已經千穿百孔,曾經臣服於它的各個部落也慢慢的起來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大陸上的平民也對它失去了信心,在亂世中,他們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向這個王朝發動了浩浩蕩蕩的進攻。

窮途末路的天授大帝此刻已經無力回天,他隻能在自己所占的地盤上積蓄實力,以待時機。

但是,仿佛天要作弄他一樣,蠻族竟然與造反大軍們聯合起來打他,這讓他非常受不了,他無法忍受國人聯合自己的敵人來打自己,畢竟,蠻族和他們不同宗不同源,隻有征服與被征服的選擇。

而自己的國人就不同,大家長著同樣的麵孔,流著同樣的血,按道理應該是和天授大帝聯合起來攻擊蠻族。

而他卻不知道,數年的戰亂已經讓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雖說這場戰爭的源頭並不是他發動的,但是作為一個正統大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將戰爭發起者奧德打跑之後,所有的人都將眼睛看向了他,期待他做出一些利民的政策,但是事與願違,一場戰爭之後又是一場戰爭,盡管這些都不是他的本意。

憤怒的平民終於憤怒了,他們決定靠自身的力量,建立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國家。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說的很對,由平民發動的戰爭是比國家之間的戰爭還恐怖,窮苦的平民組成的造反大軍越滾越大,最後,將大半個天下占據,此刻蠻族也拋來了橄欖枝,不明所以的起義軍首領就和他們結盟。

但是將天授大帝打跑之後,蠻族卻背盟,狠狠地給起義軍捅了一刀,此時的起義軍已經明白了過來,但是已經晚了,他們用南方豐富的食物養壯了自己的軍隊,然後瘋狂殺戮著手無寸鐵的農民。

當時的蠻族有著一個近乎瘋狂的想法,那就是殺光所有人,將自己的族人遷到南方,從而占據整個天下。

義軍們也被打得無還手之力,大量的地盤被奪,隻能依靠各處險關堅持著,但是也無濟於事,這樣做隻不過拖延了被消滅的時間。

這一場亂世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一個救世主的出現這場戰爭才結束,皇神帝國被打得隻剩下大陸一角,蠻族被趕回了北方,而原先臣服於皇神帝國的部落也倒向了他的懷抱,起義軍們也被平定,不過一些強大的起義軍仍然占據了相當大的地盤,各自割據一方建立政權。

爾後的數百年間,各個強大帝國陸續崛起,他們通過兼並周圍的小國而強大自身的力量,久而久之,大陸上就出現了七個大國,這幾個帝國之間互相征戰幾百年,但是都無法滅掉任何一國,這幾國就這麼對峙了下去。

不過皇神帝國仍然頂著大帝以及天下共主的名頭,天下各國依然用大帝的年號,各國君主繼位以及征伐都要經過他的準許,但也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玩偶罷了。

曾經統一的帝國已經不存在了,那個救世主帶領著自己的族人建立了整個大陸最強大的國家,皇神帝國這個原先隻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名字現在就用來代替整個大陸,也讓後人們記得這塊大陸以前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