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貴州少數民族受到官府、漢族豪強、各級土官的嚴重壓迫,武裝起義時有發生。除了貫穿整個清代的少數民族起義,清代初期還有一重大事件給黔西南人民帶來兵費之苦,那就是清初的蘭藩之亂殃及這裏。
清初,吳蘭桂獻山海關降清,並作為清軍先鋒揮軍進關,驅趕李自成大順軍後,進而平定雲南等西南地區,因功受封為平西王,坐鎮昆明,貴州地域也在其勢力範圍之內。《聖祖。實錄卷七》記,康熙元年[圭寅]十二月二十二日(1663年1月30日)諭吏部貴州接壤雲南,皆係岩疆要地,且苗蠻雜居與雲。
南元工,其一切文武官員兵民各項事務,俱照雲南例,著平西親王管理。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撒藩的決定。之後,平西王吳三桂以及駐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駐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起兵與清政府分庭抗禮。吳三桂於當年十一月殺雲南巡撫朱國治,提出興明討虜的口號,他自稱天下招討兵馬大元帥,即由雲南、貴州開進湖南、四川。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立國號周。直至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軍進入雲貴省城,繼帝位的吳三桂之孫吳世藩自殺,曆時8年的蘭藩之亂才被平定。。
《興義縣誌》記康熙十二年十一月(1673年12月),吳田二桂反清,攻陷普安州,黃坪營長黃璧拒吳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