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國軍武器(概論)(1 / 1)

二戰時期國軍的武器五花八門種類繁多,這是由於民國成立之初,政出多門,軍閥割據,各地軍閥各有武器采購來源,自製武器更是無個製式標準,工業加工

能力也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型號的槍械,各地生產出來的也是質量參差不齊,更加上各地軍閥根據自身情況對所產槍械做的改造,導致即使同一型號的槍械,各地生產的在零配件與彈藥方麵也不能通用的局麵,如果進行細分的話,僅步槍一項國軍就有上百個品種,一種型號的步槍就可能有10幾個不能通用的變種,這樣的情況導致,國民政府自身都無法準確統計出,當時中國各地到底裝備有多少種槍械火

炮,最終在1930年代國軍開始了軍備整頓,提倡用統一製式武器取代各種雜亂武器,但實際做不到,在軍備整編後,國軍仍裝備雜亂,光步槍就有4個不同口徑,而且即使口徑相同的步槍,彈藥也未必能通用,這就在後勤保障方麵成了噩夢,軍隊整體協同戰力異常低下。

例如國軍在手槍方麵光個毛瑟手槍就有20多個各國型號(含自製型號)並且有7.62mm,7.63mm,7.65mm,9mm,11.25mm這麼多口徑。而勃郎寧手槍也是好幾種型號,口徑從6.35mm,7.65mm,9mm,11.43mm的都有。此外還有各種型號的各種口徑的柯爾特手槍,魯格手槍,瓦爾特手槍,伯萊塔手槍,史密斯轉輪手槍,南部手槍,一共11個口徑,哈哈哈,真要手槍彈藥在戰場上用處很大,消耗很大的話,部隊補充彈藥恐怕是個超難度問題。

而國軍步槍在標準化以後仍有4個主要口徑,分別是6.5mm,7.62mm,7.7mm,7.92mm,但僅7.92mm子彈就有3種長度!!!至於標準化前更加不得了,竟有13個口徑,比手槍還過份。

國軍的火炮也口徑繁雜,僅3英寸-6英寸

級別就有70mm,75mm,76mm,76.2mm,77mm,81mm,82mm,88mm,102mm,105mm,107mm,115mm,120mm,122mm,140mm,149.1mm,152mm,155mm這麼多口徑,戰爭一打起來,真不知道該怎樣保障彈藥供應???

而且國軍的火炮口徑雖然繁雜,但總數卻少的可憐,全國總共800多門火炮卻有近40個口徑,平均每個口徑竟才20多門!!!可想而知很多口徑的火炮實際就是幾門而已,甚至隻有1門!!!由此可見這等裝備水平的軍隊麵對強敵入侵該是處於何等艱難悲慘

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