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時間:一九三三年春——一九三四年冬。
場景:程家、張銀家門前、學堂、錢家大院的堂屋裏。
人物:錢來銀:男,四十多歲,國民政府地方官員;
程宗金:男,三十多歲,鐵匠;
程石氏:女,三十多歲,村婦;
程二鐵:男,十一——十三歲,學生;
程大鐵:男,十一——十三歲;
程水蓮:女,七——九歲;
端木福隆:男,三十歲左右,糧店老板;
龐來弟:女,三十歲左右;
王炳榮:男,三十多歲,教書先生;
錢文媛:女,八——十歲;
程宗香:女,四十多歲,村婦;
張銀:男,四十多歲,屠夫;
張銀妻;女,三十多歲,村婦;
刁二傻子:男,十歲左右;
趙月娥:女,二十七——三十歲廣東人;
張大虎、張二虎、端木誌貴、金鐵錘、金鐵石、孟祥雲等十歲左右的學生;
程爺爺、程奶奶:六十多歲;
群眾若幹。故事大綱:
錢來銀上門動員兒童上學,程家夫婦左右為難,程二鐵通過抓鬮獲得上學機會,忍饑挨餓勤奮讀書;端木誌貴為富不仁戲弄窮孩子引起反感,程二鐵不負眾望懲罰端木誌貴贏得口碑;程二鐵暗中幫助端木誌貴答題,張二虎告發“弊案”,王炳榮“重蹈覆轍”。
鏡頭一:程家門前(春日,外)
¤錢來銀:(⊙看著鐵匠鋪門上的對聯,抑揚頓挫地)萬錘百煉成大器,爐火純青做人傑。好對聯!上下聯相輔相成、相容相關,既寫了鐵匠鋪的生意,又說了做人的道理,含義深刻,耐人尋味;橫批:業旺人興。十分貼切、精當,好!
¤程宗金:(⊙從屋裏出來,臉上苦笑著,點頭哈腰)鎮長大人新年發財,連年有餘。您剛才……
¤錢來銀:(⊙拱手作揖,仰麵,睨視程宗金,裝腔作勢地)程老板,給你拜個晚年,恭喜發財!我在欣賞貴府的對聯,真好!誰寫的?
¤程宗金:(⊙點頭哈腰地)同發,同發!沾鎮長大人的光,一定發財!對聯是街上賣的。噢,是那位姓閆的秀才寫的。人家都說他寫的對子,字寫得好看,寫的好話很靈驗的。我們等了半天才挨到。(畫外音)鎮長大人怎麼會給我們拜年,這會不會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錢來銀:你知道對聯是什麼意思嗎?
¤程宗金:(⊙皺眉毛,撓頭,放下手,搖搖頭)我當時聽秀才說一遍知道一點,現在想不起來了。真是不好意思!感謝鎮長大人光臨寒舍!請到屋裏坐!請吃花生!大人請進!
¤錢來銀:好!恭敬不如從命,咱們進去聊聊。唉……不讀書實在不行啊!我剛好在想你們家孩子上學讀書的事,真是不虛此行,你們家實在需要讀書人啊!
¤程宗金:(畫外音)唉,這該死的鎮長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大新年還沒見到一文錢的財氣就碰上倒黴的事情,不吉利。想起來了,去年開春,他就上門動員小孩念書,我們說新來乍到,生意還沒有起色,小孩子又沒有安下心來,心裏邊一直念著老家,沒有心思念書。去年我們好不容易才躲過一劫,今年看來是在劫難逃了。怎麼辦呢?小孩他媽死哪去了?每當大難臨頭她總是不在場,等她回家,我非……唉……我先抵擋一陣……唉……她來了也未必管用。(⊙長長地出一口氣,戰戰兢兢地坐到錢來銀對麵)
鏡頭二:街邊,牆根(晝,外)
⊙程石氏、女人甲、女人乙在納鞋底、聊天。
¤女人甲:程大嬸,剛才,錢鎮長向東走,過了小橋會不會到你家去?
¤程石氏:到我們家去幹嗎?
¤女人甲:是動員小孩念書的。
¤女人乙:錢鎮長每年過過年都要上門動員人家小孩念書。程大嬸家小孩幾歲了?
¤程石氏:兩個男孩十歲,是雙子。一個女孩,才六歲。錢鎮長去年就到我們家動員過,我們沒錢繳學費。
¤女人甲:兩個男孩正是念書的時候,錢鎮長一定還會到你家去。
¤程石氏:去了也沒有用。
¤女人乙:為什麼?
¤程石氏:孩子大大是不會同意的。
¤女人甲:為什麼?
¤程石氏:還是沒錢。
¤女人甲:你們家開鐵匠鋪子怎麼能沒錢?錢鎮長肯定不會相信。
¤程石氏:我們新來乍到,生意做得也不怎麼樣,還有,我們家孩子根本就不是念書的料。
¤女人甲:你怎麼知道?
¤程石氏:他們大大就不是念書的料。聽他們爺爺奶奶說,他念書的時候天天被先生打罵,不想去念書又被他大大、媽媽打罵。半年下來,他一個字寫不上,先生也不要他了。你說,這樣念書把家裏錢白白扔到水裏去不說,挨打挨罵多不值!
¤女人乙:老子不行,不一定兒子就不行。
¤程石氏:我們家兩個兒子還不如他們大大呢?
¤女人甲:你怎麼知道?
¤程石氏:我生下他們,一點奶水沒有,好不容易把他們養活。你說,沒吃奶的孩子哪能聰明?我們孩子大大做事情很聰明,念書卻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兩個兒子跟他一模一樣,念書也不會有出息,還花錢買罪受。唉,這兩個砍頭的比他們大大還傻,整天還嚷著要去念書,不知哪根筋搭錯了……
¤女人乙:這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看來,你們家兒子說不準還真是念書的料。
¤程石氏:哪裏的話?你這是笑話我們。他們是怕別的小孩都到學堂念書去了,在家裏沒人玩。
¤女人甲:那就把小孩送到他們爺爺奶奶那邊去。
¤程石氏:他們爺爺更是鬼迷心竅,他明明知道自己小孩不喜歡念書,他都是拿著棍棒趕。再說,那邊念書比這邊花錢更多,鎮子上的學校離我們老家太遠,小孩要是送到私塾裏,天天挨打不說,家裏平時要給私塾先生送糧食,逢年過節還要送東西,加起來比交學費還厲害。
¤女人甲:那你究竟什麼打算?
¤程石氏:哪有什麼法子?唉,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們隻能聽天由命。
鏡頭三:程家屋裏(晝,內)
⊙錢來銀進屋坐下來,掏出一支香煙。
⊙程宗金趕忙替錢來銀點上。
¤錢來銀:(⊙吐著煙圈,慢條斯理地)新年剛過,劉校長和一些教書先生上門動員孩子上學,我負責東邊這條街。我一邊欣賞對聯,一邊和各位鄉親共商教育大計。
¤程宗金:鎮長大人說得好!
¤錢來銀:咱新安鎮曆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無論琴棋書畫,還是詩文說唱,各方麵都是人才輩出。衛公祠、宣家大院等好幾處較大的場所,都曾經辦過書院、學堂。我也是從這裏學堂出去的,我又懷著教育興邦的理想回來了。我現在雖然人不在學堂做先生,但是,我這顆心還時時刻刻都牽掛著學堂,牽掛著家鄉的莘莘學子。
¤程宗金:鎮長大人是有口皆碑,鄉裏鄉親的誰不知道?
¤錢來銀:大家無論日子怎麼艱苦,就是節衣縮食,也要盡量把孩子送進學堂。自古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隻有讀書,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是一個家庭的命運,大家都讀書了,就能改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
¤程宗金:鎮長大人說得好,可是,我們家祖上沒長那棵蒿子,兩個孩子都不是念書的料。
¤錢來銀:此言差矣!俗話說,將相本無類,男兒當自強。一塊鐵不經千錘百煉,怎麼知道是不是塊好鋼?孩子不經過學堂十年寒窗,怎麼知道是不是人才?
¤程宗金:鎮長大人說得都是,我們家兩個小孩也整天嚷著要去念書。可是……
¤錢來銀:可是什麼?是不是沒錢繳學費?告訴你,你家搬到新安鎮來十分幸運,孩子上學隻要花外地五分之一的錢就夠了。鎮上小學校改為公辦學校,一個孩子繳三塊大洋就可以讀一年的書,一些家境不如你們的人家也都想辦法送孩子上學。你身強力壯的,又有這鐵匠手藝,你家沒錢,誰家有錢?現在沒錢,等到何時有錢?
¤程石氏:(⊙從外麵進來,滿臉笑容地)多謝鎮長大人親自上門,我們連根洋煙都沒有,讓你見笑了。
¤錢來銀:哪裏,哪裏?都是鄉裏鄉親,不必客氣。
¤程石氏:鎮長也知道,我們剛搬來新安鎮沒兩年,鐵匠鋪子生意不景氣,沒賺到錢。我們不像鎮子上的老住戶那樣,在鎮郊或門前屋後多少有點田地,我們僅靠鐵匠鋪子養家糊口。
¤錢來銀:這年頭兵荒馬亂的,也沒幾家好過。
¤程石氏:我有氣喘的老毛病,看病打藥花了不少錢。雖然眼下學費低,但要同時供兩個孩子一起念書,我們確實感到為難。另外,家中鐵匠鋪子也需要一個幫手。
¤錢來銀:困難誰家都有,孩子念書肯定會加大一點困難。但是,能不能克服眼前的困難,關係到你們孩子一生的幸福。老程,你是一家之主,要拿得起、放得下,孩子是你的,你看著辦吧!
¤程石氏:錢鎮長,您說的大道理我們也懂一點,您說的都不錯,我也沒說我們兩個小孩一個不去念書,我們確實有困難,鎮長大人能不能幫助我們想想辦法?您怎麼……”
¤錢來銀:婦道人家,頭發長,見識短,隻看見眼麵前三尺遠。小孩念書有出息,是你自家有好處,也是國家有好處。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我們國家還能有幾個讀書人?我再說一句地地道道的實在話,你家兩個兒子不同一般,小小年紀就一肚子騙人的把戲。不把他們送進學堂讓先生好好調教,單憑你們家長不行,未必能管得住他們。你家小孩要是不走正道,那可不是省油的燈。更進一步說,就是把你們家的“寶貝”送進學堂,也未必能如願,未必有哪位先生高興伺候。
¤程宗金:鎮長大人說的是,我們一定再考慮考慮。
¤錢來銀:我再告訴你們,這座小石橋是龍腰所在,在這裏天天生火打鐵,壞了風水。原來那家,我就勸過他們改行。他們剛剛搬走,你們就來了。我叫王木匠帶話給你們,你們怎麼無動於衷?
¤程宗金:鎮長大人,我除了鐵匠手藝,也不會別的營生;再說,我們初來乍到,也不知道什麼生意好做。
¤錢來銀:咱們新安鎮可不是無法無天的地方,你們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我鎮長的話視若罔聞,我堂堂一鎮之長可不是個擺設。鐵匠鋪子的事先擺一步再說,先考慮小孩上學的事。我給你們三天的時間考慮,何去何從,你們看著辦!
¤程石氏:錢鎮長,您剛才不是說,學堂裏沒有先生願意教我們家小孩,怎麼……
⊙錢來銀起身離開程家,走到門外,高高地提起拐棍,狠狠地搗在石頭路麵上,發出砰砰的響聲。
鏡頭四:街上(晝,外)
⊙錢來銀走下小石橋。
¤刁母:鎮長大人,怎麼這麼多天沒到我們家喝杯茶?
¤錢來銀:哪裏有功夫到你們家喝茶?
¤刁母:大人忙什麼呢?東家跑、西家到的,就不能到我們家坐一會?
¤錢來銀:我到你們家去幹嗎?你們家兩個兒子能念書嗎?我走了,沒工夫跟你閑聊。(⊙離開)
¤刁母:(⊙流淚,聲音嘶啞)大人,您這是……
鏡頭五:程家(晝,內)
¤程宗金:(⊙身體顫抖,慢騰騰地)窮人家小孩念書有什麼用?
¤程石氏:你自己笨頭笨腦,念不了書,怎麼能說孩子念書沒用?
¤程宗金:我小時候本來不笨,大人們都說我心靈手巧,就是念書才念笨的。
¤程石氏:你這話剛才怎麼不跟錢鎮長說?
¤程宗金:錢鎮長說話水平高、有道理,我們自己理虧,怎麼好意思和人家吵?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沒理寸步難行。
¤程石氏:鎮長也不是老虎,能把你吃了嗎?你就這樣讓著他?唉,不怪人受罪,就怪受罪人。什麼狗屁鎮長,還有什麼文明棍,都不是好東西!有什麼可怕的?
¤程宗金:人家狗屁鎮長說話在理,頭頭是道,又是為了我們好,哪像你婦道人家不上道子?
¤程石氏:哎,你也說他是狗屁鎮長了,真了不起!
¤程宗金:我沒說,是你說的。
¤程石氏:說就說了,會怎麼樣?男子漢大丈夫要敢說敢當,不要耍賴!
¤程宗金:你這死女人,真是氣死我了!(⊙隨手拿起一根木棒,做出要打程石氏的樣子)
¤程石氏:好心拿當驢肝燴,還怪驢肝沒有味!我要到回龍庵裏去燒香。棒(玉米)麵餅焐在鍋裏,要吃你就自己拿,沒人服侍你這個老爺。就知道跟自家女人較勁,真是的!有本事到外邊顯去,跟自家女人鬥算什麼?
¤程宗金:我……你這死女人……(⊙抬起手,又放下去,雙手反背在腰下,氣衝衝地走出去)
¤程石氏:(⊙皺著眉毛,長長地歎一口氣)唉……大鐵子、二鐵子要是都上學,家裏日子怎麼過?(⊙低著頭走出屋子)
鏡頭六:張銀家門前(晝,外)
⊙張大虎、張二虎雙手被綁著跪在地上,兩根繩子的另一頭係在樹幹上。
⊙張母站在一邊抹著眼淚。
¤張銀:(⊙拿著一根樹枝,對著張大虎)大斷氣的,你究竟去不去上學?
¤張大虎:人家大鐵子、二鐵子都不去念書,你幹嗎叫我們去?
¤張銀:(⊙用樹枝抽打張大虎,對著張二虎)二斷氣的,你說去不去念書?
¤張二虎:大虎不去我也不去。
¤張銀:(⊙用樹枝抽打張二虎)真他媽沒出息!人家小孩想念書沒錢念,我們家兩個斷氣的倒是好,死活不念書。你們要是不念書,老子就天天把你們綁在這裏,餓死你們,凍死你們。(⊙用樹枝抽打張母)沒死人你哭什麼?跪下!一代無好妻,三代無好子。小孩不答應去念書,**也不要起來!氣死我了!
鏡頭七:程家(晝,內)
⊙程家人愁眉苦臉地坐著。
¤程石氏:(⊙拍著桌子)抓鬮!讓老天爺來決定誰念書。(⊙走進裏間,關上房門,過一會走出來,把兩個小紙包放在桌子上,對程大鐵、程二鐵)一人抓一個,誰抓到裏邊有一根線頭的紙包,誰就去念書。
⊙程大鐵、程二鐵互相望望,誰也沒有動手。
¤程水蓮:(⊙伸手)我來抓!
¤程宗金:(⊙打一下程水蓮的手)死丫頭,走開!
¤程水蓮:(⊙哭)怎麼不讓我抓?
¤程石氏:怎麼都跟木頭人似的?是不是都不想念書了?大鐵子先抓!
⊙程大鐵把手伸出去,顫抖抖的,剛要碰到小紙包,又趕緊縮回去。
¤程二鐵:(⊙哆哆嗦嗦地抓起一個小紙包,打開來看,跳起來,向外跑去)我抓到了!裏邊有一根線頭。我要去學堂念書了!
¤程宗金:(⊙拍一下桌子)有什麼高興的?念不好書,先生天天打你,你不要後悔,不許念半半拉拉就下來!
⊙程二鐵停下來,楞了一下,慢慢走出去。
¤程石氏:二鐵子要是不能念,就早點下來,讓大鐵子再去念;大鐵子要是不能念,小蓮再去念。女孩子念書一定不像她大大那麼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