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重返廣東(2)(2 / 3)

內部整頓上,蔡廷鍇在葉挺謀劃下,對蔣介石安插在十九路軍中的勢力進行了妥當處置。

“一二八淞滬事變”後,十九路軍在京滬整補期間,將一批軍官送入南京中央軍校軍官訓練班學習。這批軍官多數加入“藍衣社”組織,其主要任務是“擁護領袖,複興中華民族”、“奉行要抗日必先剿共政策”、“誰敢違抗領袖,反對政府就要製裁”(殺害)等。葉挺早經蔣先雲告知其中關節,不動聲色,安排“改造社”予以監控。

6月初,改造社在廈門市查獲由南京用化名彙來的一筆款,偵察結果是彙交送入南京中央軍校軍官訓練班受訓畢業回來人員的津貼費用,遂秘密審訊收款人黃漢光、周邵。蔡廷鍇下令各師改造社以黃埔軍校及中央各軍校畢業的軍官為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當時黃埔生在軍中任團長以上的有範漢傑、張君嵩、吳康南、湯毅生、雲昌材、廖子明、劉世炎、梁為焯等人,團長以下的軍官200餘人,其中由軍校訓練班畢業回軍後發展為“藍衣社”組織的達100餘人。

曆史上蔡廷鍇以鐵血手段處置了這批“藍衣社”人員。他下令一律逮捕,將其中情節較重的數十人加以秘密處決,以免後患。將其餘調離實權崗位(如將範漢傑調任副參謀長,將其架空)。這次“藍衣社”恐怖清洗運動雖然純潔了十九路軍隊伍,但手段過於嚴酷,也使眾人寒心。葉挺心知其中關鍵,力勸蔡廷鍇妥善對待。蔡廷鍇對葉挺言聽計從,於是下令將這些“藍衣社”成員和黃埔軍校、中央各軍校畢業的軍官全部編入收編自劉和鼎的56師,反而提拔範漢傑為師長(範漢傑就是曆史上解放戰爭中擔任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在遼沈戰役中錦州被俘的國軍名將),告知雖然政見不同,但抗日一致,希望日後共同馳騁於抗日疆場。這幾百名經驗豐富的軍官對蔡廷鍇、葉挺感激不已,全心投入訓練部隊,使56師成為中央軍的一支勁旅,在日後的抗日戰場上創造了輝煌業績。至於部分葉挺了解的擁護十九路軍的軍官,如張君嵩提拔為旅長,穩定了軍心,全軍上下空前團結。

這天葉挺和改造社實際負責人徐名鴻(他是北伐鐵軍的師政治部主任,資格很老)秘密來到蔡廷鍇官邸,稱有要事相告。蔡廷鍇知道事關重大,摒退左右,與兩人進密室密談。

徐名鴻開門見山說:“主任,我們身邊藏有蔣介石的特務。”

蔡廷鍇疑惑地問:“誰?”

“黎庶望、李道生。”

蔡廷鍇大吃一驚:“不會吧,他們是我的正宗老鄉啊!”

葉挺說:“賢初,你就是過於相信老鄉,戴笠就是從這裏入手,在我們身邊安放了定時炸彈。”

黎庶望是十九路軍總部上校參謀,黃埔一期生,蔡廷鍇的羅定同鄉,一向深得蔡的信任。李道生是譯電科長。他們均掌握了十九路軍的核心機密,曆史上是使“福建事變”失敗的重要因素。

徐名鴻說:“沒錯,調查清楚了。幸得葉參謀長提醒,改造社秘密監控了兩人行蹤和電台呼叫,發現黎庶望與潛伏在倉前山的特務頭子鄭介民聯係,李道生則是戴笠設在鼓浪嶼的情報站站長。證據確鑿。”

蔡廷鍇感激地對葉挺說:“希夷,你真是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對他們兩人怎麼處置好?”

葉挺說:“他們掌握了核心機密,但還沒有造成我們實際的損失,我看一並調到56師算了。”

蔡廷鍇顧及同鄉之情,同意了。

黎庶望、李道生做賊心虛,心知肚明,但對蔡廷鍇手下留情也心存感激。

黎庶望、李道生的特務身份自然是蔣先雲告知葉挺的,葉挺心知兩人隱藏很深,又得蔡廷鍇信任,於是以兩人行蹤詭秘反常為由,告知徐名鴻注意調查,果然取得證據,拔除了兩枚眼中釘。

葉挺在蔡廷鍇支持下,重點做十九路軍幾名高級將領的工作。綏署參謀長鄧世增是陳銘樞的老參謀長,對反蔣一向不大積極,生活很腐化。葉挺通過黃強一事敲山震虎,迫使鄧世增收斂。師旅長之中,沈光漢、區壽年、譚啟秀(就是淞滬抗戰中死守吳淞炮台的英雄,此時在廣東)3人思想保守,但都是蔡廷鍇的羅定同縣人。蔣介石對此3人未曾直接搞收買工作。但宋子文對譚啟秀很拉攏,這沒有什麼關係。

曆史上導致十九路軍覆滅的罪魁禍首是61師的師長毛維壽。毛維壽是江西人,遠在1930年夏秋間,毛任61師第8旅長時,途經歸德附近,蔣介石直接召見,送過他一筆錢。1931年10月間毛升61師師長不久,蔣介石通過南昌行營參謀長、江西人熊式輝策動毛脫離十九路軍建製,並送特支費一筆。何應欽並派雲南人趙錦雯為61師參謀長,作為策劃毛維壽親蔣的拉線人。蔡廷鍇發覺此事後,在“一二八”戰役前特令該師歸建,蔣之陰謀未逞。蔡廷鍇認為61師和他關係較淺,非粵籍軍官頗多,但毛是戴戟、蔣光鼐一手提拔起來的,總不至叛變團體,倒戈相向。因此未做人事調整,隻暗中防範。結果在“福建事變”時,毛在退兵集中泉州時逼迫蔡廷鍇離開部隊,並吊打堅持抵抗的師長雲應霖,公然投敵。毛維壽以為蔣介石會將十九路軍交給他指揮,哪知蔣介石利用完他後就一腳踢開,將連長以上軍官全部遣散,由黃埔學生接任,十九路軍就此灰飛煙滅。不過現在毛維壽、趙錦雯都在一二八抗戰中陣亡,61師的師長、參謀長由黃琪翔、周士第接任,自然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