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製好炮彈蟲後,王樂的偵查型生化獸,又帶著寶貴的情報回來了。
這一次,偵查型生化獸終於帶回光禿禿的山丘的原因,它們發現食人蟻。而且比這邊多得多的食人蟻,密密麻麻漫山遍野,都是會挪動的黑點。
他還發現一個用各種材料堆積起來的龐大蟻巢,小山丘般大的蟻巢,時時刻刻都有忙碌的食人蟻,叼著各種東西進入。
看完偵查型生化獸帶回來的東西,王樂的心難以平靜,不過很快他又繼續調製之前選好得那種甲殼蟲。
經過幾次簡單的試驗,王樂便成功地將這種作為母本的甲殼蟲體積,從幾厘米放大到一米出頭。
接下來,就是這次調整生化獸最困難的一步了,這些甲殼動物的呼吸係統,跟地球上的昆蟲差不多。
都是通過外胚層內陷形成的管狀氣管係統,直接將氧氣輸送給需氧組織、器官或細胞,在經過呼吸作用,經體內儲存的化學能以特定的方式釋放,為生命活動提供所需的能量。
呼吸道的截麵積對於小體積正好,但按同比率增大體積,則呼吸道無法供應充足氧氣。
這種管狀氣管係統,對於隻有幾厘米的甲殼蟲來說完全足夠了,但是對於放大了十多倍體型的甲殼蟲來說,在含氧量不是很高的這裏,那是致命的。
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那麼王樂根本就無法調製出新的生化獸,於是王樂不斷地嚐試著進行改造。
如果通過增大氣管,來增加氧氣量,那麼勢必會擠壓到其他器官的空間,如果擴大甲殼蟲的體積來容納更大的氣管,那又會增加體重,給脆弱的肢體造成更大的壓力。
“再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吧!不行就用這個。”增大體積不是什麼好方法,如果沒有更好地辦法,王樂也隻能用這個。
又經過一陣的觀察,王樂發現甲殼蟲的氣管,會通過收縮,來加速氣管內空氣與外界的交換速度,之前他一直認為這些氣管是硬質的。
雖然這種收縮程度還是難以滿足大體型的需要,不過這讓王樂找到了新的方法,通過擴大氣管那些會收縮部分的體積,來加速空氣交換速度。
既然找到了方法,王樂立刻就對甲殼蟲進行改造。
甲殼蟲的氣管很多,密密麻麻的遍布它全身,為身體各部位提供生命所需的氧氣。氣管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為了不擠到其他器官,收縮部分的體積也不能擴張得太大,所以隻能用數量來彌補不足。
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強化,並不是一件很難得事,不過數量一多的話就顯得繁瑣麻煩。
王樂花了一天多的時間,才基本將氣管擴充完畢,最後隻差外骨骼強化了。
不過王樂有些不放心那些食人蟻,於是他抽空觀察了一下偵察型生化獸帶回來的新情報。
隻見食人蟻搭建的蟻窩,已經有三四米高,直徑也快超過十米,而且食人蟻們還陸續叼著樹枝樹葉,為這個蟻巢添磚加瓦。
遠處,一隊長得看不到盡頭的食人蟻隊伍,正在向蟻巢的方向前進,它們每一隻食人蟻都叼著一個乳白色橢圓狀的物體。
王樂認為那個乳白色橢圓狀的物體,很可能就是食人蟻的卵,按照這種情況看來食人蟻可能是在搬家。原來那個地方的資源,基本已經被它們啃食一空,遷徙到別的地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王樂一想到,那密密麻麻幾乎漫山遍野的食人蟻,就感到毛骨悚然,他可不想跟這種可怕地生物做鄰居。
得在它們搬過來前,頻繁騷擾它們並襲擊它們的蟻巢,隻有讓食人蟻知道這邊有非常難纏的生物,才能讓它們覺得這裏並不適合築巢。
經過觀察,王樂發現這種食人蟻並不會挖洞穴,它們那由樹枝樹葉搭建而成的蟻巢上也沒有多少泥土。這些天很少下雨,如果往食人蟻巢穴上撒點易燃的油脂什麼的,相信食人蟻的巢穴很快就會變成一個大火炬。
按照偵察型生化獸探測到,那個山丘般大的蟻巢的規模來看,食人蟻們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完成這麼艱巨的搬家任務,至少這邊的蟻巢到一定的規模後才有可能。
這倒是給了王樂足夠的時間來做準備,起碼得多生產一些甲殼蟲的生化獸,還有為蟻巢準備足夠多的燃料才行。
接下來王樂就繼續,為甲殼蟲強化外骨骼,讓甲殼蟲的外殼達到目前所能到達的極致。雖然王樂還在擔心脆弱的肢體,會成為食人蟻進攻的好目標,可是現在也沒時間可以繼續改造。
將草草調整好的基因丟給試驗品一號大量生產,然後王樂很快又調製出燃燒彈,接下來王樂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一邊悠閑地看著外星人給的生物技術,一邊等待試驗品一號生產足夠多的生化獸。
經過漫長的等待,兩天後。
隨著食人蟻慢慢逼近試驗品一號所在的山洞,王樂再也坐不住了,他集合了大部分的生化獸,浩浩蕩蕩地前往與食人蟻交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