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編寫一本蘇東坡談文學藝術的言論集,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是我早年在學校任教時的心願。限於當時的主客觀條件,一直沒能動筆,直到退休後過了古稀之年,才將這個心願變成現實。

在《東坡談藝錄》一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來自各方麵的幫助和支持:

感謝二哥蔡義江教授為本書題簽、作序,並細心審閱書稿,改正了書中不少錯訛和疏漏之處,從而提升了本書的閱讀參考價值。

感謝二嫂李月玲教授對我編寫和修改書稿的親切關懷和熱情鼓勵。

感謝寧波大學文學院賀聖謨、張萍教授和寧波廣播電視大學王豔平教授逐字逐句審讀書稿,對書稿中的錯誤和不當之處提出改正意見,並對漏注之處加以補正。對書稿的修改提出過寶貴意見的還有康華君、夏曉昕、張光明等好友。

感謝施永正大醫師用他手中神奇的銀針帶給我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使我能按計劃完成書稿的寫作。

感謝兒子蔡文群幫助我從網上檢索資料,使不少注釋能夠表述得確切和明白。

感謝寧波聯邦印務社沈金妮、唐寒莉、吳莉莉諸同誌為書稿的打印編排所付出的辛勞。

感謝劉麗華、司徒成威、張亞君等寧波十中七九屆“文學沙龍”的同學為本書打印編排所提供的經費支持。

本書的編寫,吸收了學術界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未能一一列出姓名,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感謝。

蔡國黃

於寧波文昌花園寓所

2011年2月17日(兔年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