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才華和潛能需要勇氣去考驗(1 / 2)

在競爭中,在機遇麵前,確實是“膽大的”賺得盆滿缽溢,剔骨食肉,而“膽小的”隻有喝湯甚至忍饑挨餓的份。“膽大的”靠什麼?靠勇氣!其實,有時成功的碩果離我們很近,隻要鼓足勇氣,放手一搏,就可以將它摘到手中。

一天,某公司總經理向全體員工宣布了一條紀律:“誰也不要走進8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但是,他並沒有解釋為什麼。

此後,真的沒人違反他的這條“禁令”。

三個月後,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員工。在全體員工大會上,總經理再次將上述“禁令”予以重申。這時,隻聽一個新來的年輕人在下麵小聲嘀咕了一句:“為什麼?”

總經理聽到後並沒有因這位新人的不禮貌而惱怒,隻是滿臉嚴肅地答道:“不為什麼!”

回到崗位上,那個年輕人百思不得其解,還在思考著總經理為什麼要這樣做。其他同事則勸他隻管幹好自己的那份差事,別的不用瞎操心。因為“聽總經理的,總是沒錯”。

可那個年輕人偏偏來了強脾氣,非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不可。於是他決定“冒公司之大不韙”,走進那個神秘的房間探個究竟。

這天,他爬上8樓,輕輕地叩了叩那扇門,發現沒有什麼異常。年輕人不甘心,進而輕輕一推,原來門並沒有上鎖,是虛掩著的,所以就打開了。

年輕人便邁步走了進去,房間裏沒有任何擺設,隻有一張桌子。

年輕人來到桌旁,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個紙牌,上麵用毛筆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請把此牌送給總經理”。

此時略有所悟的年輕人拿起那個已落滿灰塵的紙牌,走出房間,乘電梯直奔18樓總經理辦公室。當他自信地把紙牌交到總經理手中時,仿佛期待已久的總經理一臉笑意,當即宣布了一項讓年輕人感到震驚的任命:“從現在起,由你擔任銷售部經理助理。”

在後來的日子裏,那個年輕人果然不負總經理的厚望,勇於開拓進取,把銷售部的工作搞得紅紅火火,並很快被提升為銷售部經理。

事後許久,總經理才向全體員工做了如下解釋:“這位年輕人不為條條框框所束縛,敢於對上司的話問個‘為什麼’,並勇於冒著風險走進某些‘禁區’,這正是一個富有開拓精神的成功者應具備的良好素質。”

其實,很多成功的門都是虛掩著的,隻有鼓足勇氣前去叩開它,大膽地走進去,才能探尋出其中的“寶藏”來。因為勇氣是一切成功的前提。敢於破禁區者,必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可見,在很多情況下,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就是因為他們敢為別人所不敢為。

你不需要很偉大才能成為有勇氣的人。你隻需要想到達自己的潛力極限,並在受到引誘的時刻,做出對發揮潛力最好的選擇。

《成功》雜誌的創造人奧裏森·斯韋特·馬登這樣說:“當你決心全力掌控生命,全盤發揮自己,為一個大項目摒棄所有小目標並擺脫所有幹擾,獨自站出來,意誌堅定,這時,不論發生什麼,你都會運用造物主賦予你的神聖內在力量來壯大自己。堅持你的決心,按造物主指引的去做,成為他想要的人,你就會無敵。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把你從成功中拽回來。”

當我們深信的事遭遇挑戰時勇氣會得到考驗

一旦你表現出支持某種東西,就有人喜歡向你開槍。那些表達出自己的信念並試圖將其實踐的人,總會遭到持反對意見者的攻擊。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寫道:“無論做何事都需要勇氣。無論怎麼做,都有人告訴你說錯了。總是有困難出現,誘惑你相信批評是正確的。要製訂行動路線並走到底,需要你拿出戰士般的勇氣。和平包含多次勝利,但隻有勇猛的人才能贏得它們。”所以,我們應該僅僅保持低調,吞下信念,維持表麵的那份寧靜嗎?絕不!勇氣的反麵不是懦弱,而是屈服。光相信某事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行動。霍華德·亨德裏克說:“信奉,是你會去為之爭論的事;信念,是你願意為之去死的事。”如果生命中沒有什麼讓你願意以死去追尋,那你還不算真正地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