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九、無鱗魚的怪味(2 / 2)

那負責人說,這裏的魚還有一個特點,沒有鱗的,是無鱗魚,營養價值很高。要不就撈幾條中午燒了吃。

這無鱗魚我隻是聽說過,沒有見過,這機會肯定不會放過。於是,那負責人拿來了一個有把柄的網兜,伸到那水潭裏,劃了沒有幾下,就網住了一條,撈起來一看,有點象我們南方的草魚,魚肚子呈白色,約有二斤多重,看不出無鱗,但手一摸,感覺是沒有魚鱗的,渾身光溜溜的。我接過他的網兜,也嚐試著撈,很快,又一條撈上來了,不一會功夫,就撈了十多條魚上來,最大的一條有四五斤樣子。最能幹的是洛桑師傅,居然用一根木棍,也逮上了一條魚,他說是把魚打昏後撈上來的,真是有神功呀。

那負責人說,他們對殺魚燒魚不內行,要不讓我自己動手,自己來做。丹增也說,自己做的更好吃。可以當下酒菜。雖然我不會做菜,但到了此時,也沒有辦法了,於是我就動手。挑了二條樣子光鮮的魚,準備紅燒了吃。我想這麼好的魚,也是很難吃到的魚,我一人可以吃一條,還有一條大夥兒吃。二條是肯定要的。丹增說,中午你吃二條,餘下的魚,用個袋子裝起來帶回去吃。

這魚洗起來很方便,也不用刮魚鱗,隻要剖開肚子去掉內髒,挖掉魚鰭就可以了。我把魚蝦切成兩半,起油鍋紅燒,又放了薑片和白糖,我怕這裏氣壓低,魚沒燒熟,故意加水多煮了一些時間,確保燒熟,起鍋用一隻盆子裝好。

大夥圍坐一起開始開席喝酒,桌子上有很多的菜,牛肉羊肉,那一盆紅燒魚放在中間,透著一股股濃鬱的魚香味,引得我饞水直咽,我是好久沒有吃到魚了,很久沒有聞過新鮮的魚香味了。我第一個品嚐,一塊魚肉入嘴,真鮮呀,嫩嫩的肉,又鮮又滑。我說不錯不錯,大家嚐嚐,這是我家鄉的做法,紅燒魚塊。很好吃。

丹增幾個附和著點頭說,這魚肯定好吃,這裏的魚沒有汙染的,野生的,肥得很,好吃得很,要是在內地,價錢肯定好得很。但光說不練,就是沒人動筷子去吃魚,丹增不吃,達娃不吃,洛桑不吃,那負責人不吃。

最好的東西,一個人吃也沒意思。我再三勸說,還是沒人動筷子,隻是舉著酒杯說喝喝。

我對洛桑說,你嚐嚐,很鮮的,這魚。洛桑搖搖頭說,唔,沒有這個吃魚的習慣,從沒有吃過魚,不吃魚,上點年紀的都不吃魚。

我對達娃說,你年輕,應該沒那麼保守吧,會吃魚的吧。達娃說,魚他是吃過的,但不是很習慣,不喜歡那魚的味道,不愛吃。

我把目光對準那負責人。他笑著喝了一杯酒,搖搖頭說,不吃魚。你多吃點。

我把希望寄托在丹增身上,說,領導,你平時應酬得多,也在內地上過幾年大學,難道也不會吃魚嗎?

領導的回答,永遠是那樣有水平,無懈可擊。丹增笑著對我說,他會吃魚,在內地也常吃,在拉薩的時候也吃,但他喜歡吃的是海魚,河裏的魚不吃。

就這樣,我一個人獨自吃著這魚,挺沒意思的,因為這魚無鱗,看著吃著,慢慢感覺有點怪怪的,與家鄉的魚總是不一樣。吃了幾口後,腦子中也產生了聯想,這魚這麼肥,魚味這麼鮮,是不是與什麼有關呢,為什麼會是無鱗的呢?這無鱗是不是與水中的什麼物質有關呢?這裏也有水葬的風俗,把死者拋入江裏河裏,這裏野生動物也常淹死在河裏江裏,這些是不是成了魚的食料了呢?想著這些,我的食欲受到了障礙,硬著頭皮吃了幾口後,再也沒有勇氣吃那魚了。結果,那一盆魚就我吃了這幾口,幾乎沒有動。

全是心理作用作的怪,一頓魚吃成了惡心。

後來,我再也沒有吃過無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