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四、啊,野犛牛(1 / 2)

啊,野犛牛

沿途的植被沒有剛才好,沙石明顯增多,遠看是一片綠色似毯的草地,近處細看,青草顯得稀疏低矮,路邊多是一叢叢的,山頭上光禿禿的,寸草不生。我本以為無人區,那應該草地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密的,裏麵藏著無數的動物,沒想到是這個情況。

我說這山也真幹淨,什麼都不長。丹增笑著說,那山上麵有盤羊黃羊的,它們就站在山腰的石頭上,因為顏色相近,你看不到而已,要距離較近才能看清,它屁股上有一塊標致性的白斑,你如果想找找看看,我們可以開過去。我說算了,我最想看的是野犛牛。次仁師傅說,這裏野犛牛很多,肯定能遇上的。

我聽許多人介紹過,野犛牛是藏北草原最巨大的野生動物,體魄強健碩大,個頭和體重差不多是家犛牛的兩倍,大的可達一千公斤,有二隻牛魔王那樣巨大的角,肚子下掛著厚厚的長毛,象一塊黑色的流蘇,拖落在地上,走起路來左右擺動,很是威風凜凜,充滿霸氣和草原王者風範。我很想見識見識。

在一個山腳下的草地上,我們發現了目標,遠遠地看見了二隻犛牛,黑色的,身材也很高大,一隻在走動,一隻在低頭吃草。次仁師傅駕車離開了公路,朝那方向開去,靠近這二隻野犛牛。丹增說,這不象是野犛牛,可能是流動牧民放的家犛牛。車子離犛牛越來越近,在百米開外處停下來。次仁師傅點點頭說,這應該是野犛牛,車子不能再近了,要被它頂翻的。我忙問,這家犛牛與野犛牛怎麼區分呢?次仁師傅說,那一看就有感覺的,野犛牛有天生的一股氣勢,就象人群中的流氓土匪一樣,有一股匪氣。還有就是看個子大小,犄角大小。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家犛牛一般在腦袋上,脖子上,或者尾巴上,大腿上都掛著紅布條什麼的用來識別,而野犛牛身上什麼也沒有的,是無主的。

我想下車去看,丹增和次仁師傅不讓,說那野犛牛,是很厲害的,很凶的,如果發怒了,會用犄角挑牧民的帳蓬,還會傷人,傷家犛牛。他們縣裏的幹部下鄉走草地,遇到野犛牛都主動為它讓路的。那家夥目空一切,是不會給人讓路的。曾經發生過那麼一件事,有個人駕駛一輛解放牌汽車,車很重馬力很大的,在路上遇到了一隻凶頑的野犛牛。那頭野犛牛見到汽車這個龐然大物,以為是什麼對手,就氣勢洶洶撲上去,用牛角把車子頂得搖搖晃晃,差點頂翻。這野犛牛的皮也很厚,刀砍不進,一二槍也打不死,不擊中要害它死不了。無人區附近的牧民把偶爾獲得的野犛牛皮切割下來,洗淨晾幹,切成塊,當菜板使用,堅硬厚實如同木板,在上麵砍骨剁肉一輩子也用不壞。

人不能下去,有危險性,我們隻能坐在車子裏觀看,拍拍照片,聽次仁講野犛牛的傳聞。說某某年,一個村裏的小孩子被野犛牛踩死了,前幾年,一個牧民打獵時被野犛牛頂穿了肚子死了,有一戶牧民的帳蓬被野犛牛頂著拖走了,這樣的事很多。這野犛牛還有靈性的,會記仇敵,會報複,會攻擊獵殺傷害同類的人。在無人區流傳著一個故事,說前些年有一名獵手不顧保護野生動物的條文,偷偷獵殺,開槍打傷了一頭野犛牛。受傷的野犛牛十分瘋狂,暴跳發怒,流著血返身向他猛衝過來,那獵手來不及開第二槍,隻得逃跑,那野犛牛速度快,眼看就要追上了,獵人慌忙地把獵槍往野犛牛扔去,野犛牛用大蹄子踏了幾下,踩了個稀巴爛後,又繼續追殺,獵人又丟下自己的帽子,野犛牛又踩爛他的帽子,就這樣,他一邊逃命一邊把衣服一件件脫下來扔向野犛牛,以延緩時間,他丟一件,野犛牛踩一件。最後他身上隻剩下一條短褲衩,鑽進一個大石頭的夾縫裏,才幸免一難,從此再不敢偷獵野犛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