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貴州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約請,我和幾位同道編寫了這套小小的、宗旨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常見醫療問題的《自己當醫生》叢書。我們的目的是讓遇見這類問題的朋友能及時地找到解決基本方法—或者是自己解決,或者是前往能解決的正確的地方。有一句關於醫學的名言是這樣說的:“一個好醫生的標準是: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推薦病人到能解決問題的地方去解決。”疾病千差萬別,對於病人來講,治療疾病的要旨在於找到一個正確的途徑和準確的方法,我們的想法正在於此。
希望這幾本小小的醫書能給讀者帶來幫助,希望您在解決您的醫療問題時能想到我們的這幾本小書——翻翻它,找到正確的途徑。
作為叢書主編,我要特別感謝各位作者,是他們在百忙當中抽出時間來編寫了這套叢書;也要感謝貴州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熊興平編審,沒有他的信任和督促,叢書不能完成。
陳佑林
2011年11月21日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從之前對溫飽的基本需求發展為對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要求。而身體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民生活質量是否提高。鑒於此,人們對身體健康也就越來越重視。當前我國正在進行醫療衛生體製的改革,要很好解決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除了發揮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作用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素養,讓大家掌握基本的識病、防病及自我保健知識,使更多的人加入醫療“自助”的行列同樣重要。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有錢了,吃得好、穿得好了,可亞健康或疾病的陰影卻不時籠罩在大家心頭。為了健康、為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人們對健康知識的需求越來越明顯,都希望能學習一定的醫療保健知識來指導自己對疾病的認識。“上醫治未病”,這是祖國醫學對疾病“防、治”方麵的寶貴經驗。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很多疾病在發病之初都有其外在表征,我們的身體都會通過各種表征為我們傳遞健康的信息,而我們如何解讀身體所傳遞的健康信息,及時發現一些細微的征兆,做到及早防範、及早治療,使大病轉危為安,小病變無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預防、保健等基本知識的需求,貴州科技出版社組織編輯出版了《小傷小病自己當醫生》一書,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也是順應社會醫療保健事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本書在撰寫時圍繞“小傷小病,自診自療”的原則,記載了全身各部位常見症狀來表現疾病,所述疾病從讀者人群及臨床實用考慮,強調分型合理、立法嚴謹、證病清晰、多種預防保健療法有機結合,使之簡單明了,讓讀者易於理解和掌握。但由於參加撰寫人員水平所限,在內容組織、撰寫深度、表達方式上,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不足,祈望讀者及同行給予指正!
編者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