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龍說的是用土坯砌成的管道,大棚內溫度需要升高到標準時在裏麵燒火。)
“另外,大棚內的土地韓顧問說要用草木灰還有什麼改良裏麵土壤,等著您翻第一钁頭呢。”
李懷德很滿意韓顧問這麼會來事,一點也不像一個書呆子,很懂人情世故嘛。
“那就把宣傳科的同誌叫上到大棚內報道吧,對了,把我相機借他們用一天,這也是支援宣傳科同誌們的工作嘛。”
......
這邊李懷德作秀的時候,大嫂看到報紙,風風火火的請了個假就騎著自行車跑回家了。
趙紅梅走不開,隻能等到下班回去再給家裏人報喜。
“媽,,咱們家,,有,有大喜事。”
屋內正跟老太太說話的孔秀蘭一愣,看著風風火火的兒媳驚訝道:“玲玲,你這是又有了?好啊,狗蛋兒要多個弟弟妹妹了,去醫院檢查了嗎?”
大嫂一愣,這才知道婆婆想岔了。
氣喘勻之後把報紙拿給婆婆說道:“不是這個,媽,您看看報紙,咱們家虎子上報紙了。”
孔秀蘭不以為意,自己兒子上回不就上過一次報紙了麼。
“這回不一樣,整個版麵基本全是報道虎子和他們街道辦的,咱們虎子這次出名啦。”
王老太太聽到後,趕緊找起了自己的老花鏡。
把報紙拿過來還沒看,懷裏妞妞就驚呼的用小手指著報紙:“太奶奶,您看,這是妞妞的三叔呢。”
老太太逐字逐句看的很認真,孔秀蘭看了個開頭和上麵兒子的照片,捂著嘴眼淚就不爭氣的掉下來了。
“媽,您哭啥呀,這是多大的好事兒。”
“我這是高興的,虎子主意多,有啥事從來不和我們說,一天天忙的也不見個影兒,誰知道一轉眼就做出了這麼大的事,我到現在都還提心吊膽,害怕他惹出什麼亂子呢,我寧願他跟烈兒一樣老實巴交的,平平安安的。”
老太太總算把報紙讀完,遞給孔秀蘭安慰道:“兒孫自有兒孫福,處在這個時代,他得履行自個兒責任,建設國家就像是另一個戰場,看樣子咱們虎子做的不錯,有些門道,是吃這碗飯的。”
韓玲玲驕傲道:“您知道嗎?我們主任說,日報都轉載了呢。”
“當初學習班的事兒我也聽他提過,倒是沒他想的這麼全麵。”
孔秀蘭拿著報紙愛不釋手,連妞妞要看她三叔都沒給,跑回家來的狗蛋兒也來湊熱鬧。
孔秀蘭拿起報紙讀道:《在學習班火熱進行的同時,交道口街道辦於今日同時恢複了店鋪經營,據馬懷民同誌說,經營利潤將用於補貼轄區內特別貧困戶,貧困家庭,孤寡,軍烈屬,同時又可以給有勞動力的提供崗位,努力實現幫扶困難戶的攻堅戰及長久的良性循環。》
《學習班加快了用工單位對學徒工的學習周期,用李延勳同誌的話說是學會一技之長,上崗就有即戰力,參與到偉大建設當中,學習班需要長期辦下去,為待業青年提供一個短暫的技能培訓平台,為用工單位提供一批優良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