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大媽點點頭拿出隨身筆記把這段記錄下來道:“這是授人以漁的好事,也是為群眾著想,工作方式靈活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是誰的點子?我能想象到能惠及這些群眾的場景了。”
說到這個浦大媽愣了一些略帶深意的問道:“所以才有了班子調整?怕到時家裏有老鼠?”
“您慧眼,不光如此,到時賬上的盈虧,收入開支都要在街道辦貼公示公開的,讓人民群眾監督。”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隻要是為群眾辦好事,做正事,我支持。”
李延勳鬆了口氣道:“我想著您應該有合適的人才推薦,優先用人原則我就不多嘴了,這是明年的臨時工介紹信。
浦大媽接過認真看完仔細收好道:“就隻給了你一個?瓜分完了啊?”
李延勳苦笑道:“看來我上回走訪沒用心,轄區還是有人才的嘛。”
“哼,別和我說好聽的了,唉,不過我也能理解,自己同誌們辛苦了給些甜頭是應該的,但我還是見不得這一出,也就你小子讓出來了,否則以後別想再叫我嬸兒。”
說完指著另一個袋子訓斥道:“兔崽子,也學會這一套了?回頭我可得給老太太說說你不可。”
這屬於長輩對晚輩的嚴厲,也就是拿你當自己人,否則誰喜歡給你沒事唱黑臉。
李延勳故作委屈道:“我比竇娥還冤,這是我爺爺用做的凍瘡藥,上回走訪看到很多孩子手都凍傷了。”
浦大媽打開袋子一看還真是,不好意思的道歉道:“是我錯怪你了,唉,我總怕你有點成績就得意忘形,上回報道的事兒我都是不讚成的,千萬不能在吹捧中忘了初心啊!”
“要不奶奶說讓我多來您這兒聽訓呢,嘿嘿,往後得常來叨擾,免得走錯路讓您失望。”
浦大媽指著介紹信道:“少沒溜兒,行了,你今天的心意我收到了,這份心意比啥都好。”
這是教導李延勳這次能從群眾出發角度出發想路子很好,多做些這種正事,少送些東西來。
“您怪就怪老太太吧,幹貨是她讓我捎來的, 藥是我自己心意,服務站的同誌們平時經常去上門服務,正好能把藥帶到有需要的人手裏。”
“嗯,李老爺子的藥我很多年前可是試過的,別看樣子不好看,但很管用的,麻溜忙你的去,回去代我給老太太問個好,抽空兒去看看她老人家。”
等李延勳走後,浦大媽歎了口氣,也不知道這娃兒有沒有放心裏去。
掏出兜裏的筆記本,仔細研究著剛才記錄下來的事兒,越看越覺得這方麵自己得學習。
她平時把筆記本隨身帶著,遇到很多事情都會記錄下來,有些轄區一些大爺大媽的建議也會記錄下來,從中總結提高。
建設是另一種戰場,而她自認為自己還隻是個學生,就像當初自己學習識字的時候一樣,雖然在這方麵沒天賦,但勤能補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