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冬閑的李家莊(2 / 2)

遠處山坡上人頭湧動,原來是大夥兒正在忙著給果樹苗“穿冬衣”(指刷石灰或是找麥草包裹樹幹)。

初冬的時候有大學師生支農,栽下了半坡的蘋果樹,正好農閑了,生產隊組織人手在半坡忙活呢。

初冬支農栽果樹

李延勳進了村之後,麥場上圍著一圈人在學自行車。

生產隊裏有一輛應急的舊自行車,到了冬閑會貢獻出來,大夥兒輪流學自行車。

堂哥李延孝去了山上爭工分,兩個堂妹豔紅和豔芳倒是在人群裏。

至於另外兩個堂弟延義和延祥倒是沒見著人。

“虎子哥~”

兩個小丫頭看到李延勳扔下小夥伴就跑了過來,麻花辮子一甩一甩的。

“紅紅,芳芳,在這圍著幹啥呢?”

兩丫頭風風火火的指著麥場道:“學自行車呢。”

“走,回家學,爺爺在家沒?”

李豔紅幫忙在後麵推著自行車回道:“在呢,剛回去不大一會。”

“紅紅,你和芳芳想不想去城裏玩?”

“俺爹不讓去,再說家裏活多,也沒空兒呀。”

李延勳從兜裏抓了把糖一人給往兜裏塞了點道:“明年夏天暖和了哥接你們去城裏玩幾天。”

李豔芳高興的拍著手一臉興奮的幻想道:“哥,那我可以去天安門嗎?說不準能見到老人家呢。”

“可以呀,還有升國旗呢。”

朝聖是這代人最純粹的願望,不過海裏你哥可沒本事進去,也就前輩李修禹有這麼大本事。

回到家裏,二嬸三嬸還有堂嫂在屋裏炕上忙活著搓麻繩,這時侯大多數人做鞋子都用麻搓的線來做,用一個陀螺把麻搓成繩子,用來滿足納鞋底等方麵的生活需求,也叫績麻。

搓麻繩,用來做鞋子

也有用冬閑了或者農閑了用麻織布做衣服的。

二嬸驚訝的放下手裏的陀螺(用一根細鐵和銅錢做成的,用來繞線並線用的,形容不來叫啥,就姑且叫陀螺吧)

急著下炕道:“虎子,你咋來了,這天冷的你媽也真是的,都放心你路上回來。”

“二嬸,三嬸,嫂子,都在呢,不冷,有自行車回來挺方便的,袋子裏是我媽讓我捎的豬下水,臘肉,棉花和一些舊布,我爺爺呢?”

堂嫂幫忙給李延勳倒上水回道:“應該去後院了,等會就回來了,喝點水暖暖,凍壞了吧。”

“還行,我穿的暖和著呢。”

三嬸也埋怨道:“家裏啥都有呢,你媽總想著往這邊送,你們也一大家子不容易的。”

這時爺爺回來了,聽到後看了眼袋子道:“秀蘭知道農村日子不好過,跟滿倉總想著給你們捎些東西,一家人就別說客套話了,正好虎子回來了,把富強粉加上包頓餃子吧。”

“爸,聽您的,我這就去收拾,虎子,把鞋脫了上炕上暖暖,紅紅,給你哥拿點兒榛子吃著。”

李豔芳很高興,今天能吃頓餃子,小尾巴似的跟著母親到地窯找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