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您好,勞駕問下你們剛提到的李幹事是怎麼回事?”
老張先是謹慎的問道:“這位女同誌,你是做什麼的?打聽這個幹啥?”
鄭晚秋摸了下棉衣兜,好在她有個好習慣,出門習慣帶著工作證,拿出來遞給張大爺道:“我是報社工作的,這是我工作證。”
張大爺接過來裝模做樣的看了半天,又拿給身後的一個老爺子道:“陳老哥,您幫忙看一眼,我不識字,不過看這戳兒好像是真的。”
鄭晚秋心裏直翻白眼,您不識字還看了半天,什麼叫好像是真的,就是真的好吧。
得到陳老爺子確定答案後,誤會解除,張大爺明顯熱情了不少。
“鄭同誌,不好意思,剛才誤會您了。”
“沒事兒大爺,您貴姓啊。”
“我姓張,叫我張大爺就成。” 聽說姓張的人沒有什麼免貴姓張一說,看來是真的。
“張大爺您好,剛才你們說的感謝信事兒是?”
張大爺幾人正好閑著沒事兒,就熱情的把李延勳和常春曉這近兩月的工作大概講了一遍。
末了張大爺還補充道:“你要是找他們,今兒可不成,剛那會可是瞧著了,今兒他們安排的工作多著呢,要給十幾戶去掃屋頂的雪呢。”
鄭晚秋告別張大爺幾人之後,先是找到居位會打聽消息。
這邊居位會主任是浦大媽,這位浦大媽可了不起,跟隨隊伍長征過來的,是響應支持地方號召主動到交道口參加義務工作,以前在步委工作的。
也是前麵53章提到過和老太太一起組建居位會的那位。
王霞為啥對老太太有意見,也是因為這事兒,當初她沒打聽到浦大媽的底細,起過衝突,後麵差點連工作都丟了,也就清大媽大度,沒跟她計較。
別看人家隻是義務工作,但是有啥意見可是能上達天聽的,舍棄在步委的工作主動響應號召到基層,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一位革命前輩。
浦大媽聽到鄭晚秋來意後,倒上水爽朗的笑道:“你說虎子呀,哈哈,這你就問對人嘍,嗐,不好意思,我叫這娃兒小名叫習慣了。”
鄭晚秋聽著帶著川音的話很親貼,她母親娘家就是西康那邊的。
“浦主任,那就勞煩您和我說說情況,您也是川省的?我媽也是呢。”
“是嗎?那可真是巧啦,我是巴中那邊的,對了,你打聽勳娃兒幹啥子?”
鄭晚秋把工作證拿給浦主任道:“我是報社的,今兒路過這邊聽到好些個群眾讚揚他,我就想了解了解情況。”
“是這麼回事啊,我還以為是勳娃兒談對象了娘家人來打聽消息呢,正好你要問的我都知道,這勳娃兒是個踏實肯幹的小夥子,在街道辦工作,他打算花幾月時間把交道口這一片住戶情況摸個底兒。”
鄭晚秋好奇道:“哦?咱們居位會應該有相關的資料吧?”
“有,但勳娃兒想自己跑一遍,心裏有底,主要是把低收入人群情況按輕重緩急做個詳細的彙總,他和我說呀,跟他們主任彙報過,明年的工作重點就是要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家庭收入問題,他們馬主任很支持呢。”
“哦,他是真實的挨家挨戶走訪過嗎?這工作量可不小?”
“我了解你們新聞同誌的對事實的追求,但他的確不是做表麵功夫,得從九月說起了吧,一直到現在還沒跑完呢,我給你拿樣東西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