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趙紅娘和小男子漢。

李延勳騎著車回帽兒胡同。

想著趙紅軍剛才的樣子和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

特別是姐姐嫁人的時候,就感覺姐姐再也不是自己姐姐了一樣難過。

回到院兒,王老太太從“戰友”那邊也回院兒了。

正坐在院裏聽大嫂眉飛色舞的說趙紅梅的事兒呢。

李滿倉看著坐的遠,懷裏抱著小孫女妞妞逗弄著,但一看注意力都在兒媳說的趙紅梅消息上。

狗蛋兒光著屁股滿院子撒歡。

不時的跑到廊下的艾草繩前吹口氣兒,讓點燃的更旺些。

二哥李延韜也回來了,小倆口說著聽著大嫂話,又探頭探腦的說著悄悄話。

至於大哥,額,今兒月光通明,正抽著煙編席子呢,母親比較心疼老實的大兒子,在一旁不時的給扇著風。

聽著兒媳說到重要處,也會不時的忘了大兒子,停下蒲扇問兩句,然後眉開眼笑的又扭頭給大兒子扇起了風,連動作都輕快了不少。

“嘿,正說著正主兒回來了,媽,不信您問問虎子,今兒說讓紅梅上門,她說改天就來呢?”

李延勳還沒回話,肉嘟嘟的狗蛋兒就撒歡似的衝了過來要抱抱。

“咱們家狗蛋兒又光屁股跑呢啊?掏啥呢,今兒兜裏可沒糖給你吃。”

小家夥全了光溜溜的,扭著小身子動作很熟練的檢查著叔叔兜,沒掏到糖後一副我對你很失望的表情,小手扒拉著就要讓李延勳把他放下。

抱都不給抱了嘿。

李延勳騰出一隻手摸著小家夥脖子上的項圈,再看看福娃頭,活脫脫一個小哪吒嘛。

不過人家哪吒可不光著身子,有紅肚兜呢。

狗蛋兒脖子上的項圈是木頭做的,下麵用紅繩拴著幾個木頭雕刻的小金魚。

紅繩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

連項圈都被小家夥戴的上麵圓潤光滑。

一些有條件的家庭會用金銀銅等質底給家裏寶貝做成項圈,再拴上如意,長命鎖之類的寓意“長命富貴”、“福壽安康”,給孩子圈住健康。

也有些地兒是用紅布包棉做成的,雖然習俗不同,但都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祈望。

舊時孩子夭折的多,所以就把這習俗傳了下來。

到了一定年齡,敬神殺雞宴客(當時見證的人,三個不同姓氏)後才能取下。(有些地方十二歲,有些地方十六歲。)

小家夥也戴不了幾年了,到時趕上上學破四舊立四新,就得取下來嘍。

李延勳在後世小時侯也戴過,記得好像是一直戴到小學五年級還是六年級。想到這兒又有些想“家了”。

李母看著傻愣的兒子說道:“你大嫂問你話呢,發什麼愣兒啊。”

李延勳這才回過神來,趕忙回道:“是,我剛把人家姑娘送回家,奶奶您今兒回來的?嘿,二哥,回來也不說聲,有沒有帶啥好東西?”

“咱們家虎子也快有對象了,帶了帶了,就知道你會問,丹丹,一會兒把我給虎子帶的煙葉拿給他。”

李父不樂意了,老二好不容易給他弄了些煙葉回來,還要分給小兒子。

放下妞妞說道:“別給他,他抽不習慣這個,給他浪費了,給我和你爺爺留著。”

李延韜給了弟弟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

“二嫂,您可得好好說說我哥了,那有給弟弟帶禮物帶煙葉的,黑土地那麼多好玩意兒呢。什麼虎皮羊皮,什麼人參山藥的。。我一點都不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