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休養(1 / 2)

1月15日晚上7:00。

陣亡的士兵很多,而這本就是龍一氏族的故土。龍一請來族長和元老們舉行葬禮,就在盆地外安葬。烈士的葬禮很濃重,整整兩天才結束。

葬禮結束後,龍一便和族長、元老們商議一些重要的事情:

一是族人是否向盆地外遷移的事。族人有些想戀故土,但在盆地裏的生活很舒適,因此族人們很矛盾。最後龍一決定,盆地內、外將獨立治理,族人自己決定是否遷移(遷移不包括熊族人)。五年內盆地內外自由遷移,但每年隻能遷移兩次。五年後,禁止盆地內外遷移,除遇到特殊事件放可解禁。之所以禁止遷移,是因為盆地是應急的避難地,龍一不想月亮洞的秘密被外族知道。

二是如何對待盆地外的熊族。一些族長、元老仍視他們為仇人,主張將他們全部殺死或將他們當作奴隸。還有一些人喜歡上了大熊族族人的舒適生活,主張將他們當作奴隸。但龍一認為,對待熊族不應該有偏見,將他們全殺死,一點好處都沒有,將他們變成奴隸,則隻是人為的製造矛盾,也沒什麼好處。龍一決定,對熊族照搬盆地裏的製度,實行平均分配供給,剩餘的集中統一使用。

多年的戰亂,熊族隻剩下了不到八百人。龍一將他們集中到三個定居點:山口、水城(“王城”改名為水城)、南河。從盆地裏遷移出來的族人也將隻住在這三個定居點。三個定居點各選出一名族長,同時每定居點各選出四名元老,從而建立了元老會。

水城和山口、南河之間,各有一個修建好的牧場。兩個牧場都很大,和盆地內最大的牧場不相上下。但裏麵的羊、馬隻剩下了幾隻。龍一從盆地的牧場中挑選了一百多隻羊、五十多隻馬,運送到盆地外的牧場放牧。大熊族很早就有畜牧的曆史,對放牧很熟悉,龍一從中挑選了二十個家庭去看管牧場。在兩個牧場各派了一小隊士兵駐守,以防野獸的襲擊。

戰爭已經結束,龍一減少了士兵征募的數量。軍隊中不再設預備隊,將隻有正規軍。正規軍剩下了一百多人,在盆地外駐守了六十人。

第二年春,龍一在盆地外征募士兵。熊族的響應很積極,龍一從中挑選了一百名。這一百名士兵是熊族的主要勞動力,缺少了他們,盆地外的耕作將變得很困難。

和族長、元老討論幾天後,龍一決定實行“半兵半農製”,即農閑時參加軍事訓練,農忙時回去勞動;有戰事時是士兵,平時就是耕種者。

征募後,虎勇先對他們進行一段時間的集中訓練,從中挑選出了十名最優異的,而後再對這十人進行特殊訓練。這十人合格後,便負責其他士兵的平時訓練。龍一將十人隨機分配到三個定居點,其中水城四人,水口、南河各三人。其他九十名士兵則不離開居住地接受訓練。龍一還安排虎勇、狼塚對他們的訓練進行監督考核。

水城中有個很大的倉庫,大熊族不僅在裏麵貯存糧食,還存放武器盔甲,在裏麵他們又發現了三十多件盔甲。從大熊族人口中得知,這些盔甲都是他們二十年前帶過來的。本來他們總共有一百件,每個家族十件。隨著相互間的戰爭,盔甲集中到了大熊族手中。他們都說不清楚它們是怎麼製造出來的,龍一從他們的幾個作坊中也沒有找到製作的痕跡。大熊族的幾個作坊和盆地裏的小作坊水平差不多,隻能加工石器、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