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大熊族和離這裏較遠的小熊族,勢力相當,誰也滅不了誰。兩族戰爭不斷,但戰爭是要消耗的。為了保證供給,大熊族便沒收了一部分良民的田地,良民們隻有兩條出路,一是成為奴隸,二是離開定居點,自謀出路。這群人便是第二種人,但族裏又有規定,隻允許老幼婦孺離開,年青力壯的男性除了當奴隸,便隻有當兵。因而在山洞裏的隻有老幼婦孺,他們的生活很艱難。
從談話中,龍一看到了複仇的希望。龍一許諾給他們需要的食物,作為回報,他們必須幫助收集情報。為了威懾他們,讓他們不敢耍花招,龍一不惜浪費一隻“神”箭。
“你們要是欺騙我,石壁便是你們的榜樣。”說完,他取出射日(龍一將虎勇所送的弓稱為射日),拿出一根箭,向石壁射去。箭直穿石壁,隻剩下尾梢。在他們的各種對自己的詛咒聲中,龍一離開了山洞。
過了幾天後,龍一從正規軍中挑選出來十名最沉穩老練的士兵。由他和虎勇率領,運送了一些食物給山洞的老幼婦孺,同時偵察一下熊族的情況。
有了上次的經曆,龍一的膽子大了不少。兩個熊族在內鬥,不會在山邊巡邏。事隔多年才重返故土,讓這幾名沉穩的士兵也有些興奮,龍一不得不再次向他們嚴明了紀律。
到達山洞,將糧食送給他們後,他們便在山上找了個隱蔽的地方查探山下的情況。
1月13日中午12:10。
一年中,他們出盆地四次。每次都是由龍一和虎勇率領,但所率的士兵卻不相同。山洞裏的熊族告訴他們一些情報:大熊、小熊兩族的戰爭在近幾年較和緩了一些,但他們的內部都出現嚴重的問題:大量奴隸逃跑、叛亂,血腥鎮壓後,依舊民心不穩。
在偵察中,龍一發現盆地外糧食長勢比盆地裏好許多,他向老者詢問農耕方法。老者說了很多,龍一不大聽的懂,便直接帶他回定居點。
他們還看到一些熊族遺棄的武器,比石叉、石刀等鋒利了很多,且拿起來十分輕便。龍一向洞裏麵的人詢問製造情況,他們一無所知。
為了即將到來的戰爭,龍一將新兵招募的人數,由二十人增加到四十人,士兵們的訓練也更加嚴格。從偵察中,龍一知道本族近身武器比熊族的落後,因此同他們作戰,應該保持機動性,不與他們近身格鬥,多使用遠程武器。
因而,龍一命令小作坊加大弓箭的生產,士兵們在射箭方麵的訓練也增加了不少。龍一要求所有士兵都要有了自己的坐騎,讓士兵們可以任意到牧場挑選合適的馬匹。
1月13日晚上7:00。
熊族老者的農耕指導,效果很明顯,讓盆地裏的糧食收成增加不少。考慮到他的貢獻,龍一同意了他的請求:將洞裏的那些老幼婦孺全部遷移到盆地來。
對這些人,龍一並不完全信任,不想讓他們知道出入口的位置。因此,在遷移的過程中,叫士兵們將他們的眼睛蒙上。
龍一找到了新的線人。他叫魚泉,是外公家族的人。當年的慘變過後,他才十幾歲,現在已四十多了。當時他是去打探消息的四名勇士之一,那四名勇士隻有一人回來,其他的都下落不明。他是被熊族抓獲,幸運的是他沒被殺死,隻是成為了奴隸。雖然二十年過去了,他的變化很大。但小時候的夥伴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幾經周折,聯係上了他,了解到了他的情況。
他雖然是奴隸,但身體強壯,成為了戰士。由於在幾次戰鬥中表現勇猛,成為了大熊族首領熊無敵的貼身侍衛。熊無敵對他很信任,他可以接觸很多大熊族的機密。從他口中得知,兩熊的決戰就要開始。多年的拉鋸消耗戰讓雙方都吃不消,決定在明年秋收後決一雌雄,負者回老家(他們稱其為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