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平穩(2 / 2)

孩子一歲多了,該給他起個名字了。想來想去,龍一想到兩個名字:“龍天”、“龍雲”。兩個名字他無法選出更好的一個,於是便決定這個就叫龍天了,等有第二個孩子就叫龍雲。“反正‘龍雲’這個名字,男孩女孩都可以用。”龍一對自己的主意很是得意。

孩子稍大一點後,便基本上都是由妻子帶了。龍一怕她太累,便找了幾個人幫忙,但她不放心,依然什麼事都是自己做。

1月10日晚上6:40。

孩子的成長很快,才半年就似乎長大了許多。妻子對照顧孩子已有了很多經驗,而孩子也老實了不少,因而已不需龍一再操心他們。於是他便經常出門晃悠晃悠。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龍一又盯上一匹頭馬。幾天跟蹤後,龍一迅速出手。掙紮了一番後,龍一便將它製服。那是一個很大的馬群,有兩百多隻。我將它們帶回後,牧場總共已有四百匹馬了。

養馬與養羊不同,羊養的越多越好,而馬卻不是。從一定意義上說,養羊是攢錢的,而養馬卻是費錢的。四百匹馬對他們來說,規模已經足夠。龍一將今年的馬匹限額提高到三十匹,以此來鼓勵狩獵人員來挑選駿馬。

經過一兩年的“摸爬滾打”,小夥子們對馴馬已有一定經驗。輪番上陣後,帶走了二十多匹。

臨近冬天,他們宰殺了一匹羊過冬。宰殺過後,牧場仍有四百多隻羊。雖然已經是放牧了,但牧場畢竟還是有限度的,而四百多隻就是它的瓶頸。要想再提高羊的數量,必須再建一個牧場。西邊的草原已沒有合適的地點,龍一想到了對岸。

於是,龍一便和虎勇、豹迅、龍青、虎威幾人一起出發。在對岸尋找了幾天後,發現了一個合適的場所:它位於北一營地的西北,地勢平坦,離樹林不遠,附近也有采集石頭的地方。

虎靈已接近臨產,龍一不便去打攪她。便找來她的幾個副手。虎勇他們幾個憑記憶一邊在地上畫,一邊向他們講述情況。副手們知道了大體情況後,龍一便叫他們回去研究好方案,再來彙報。

他們走後,龍一和虎勇等幾人商議如何施工。這一次施工遠離定居點,危險性很大。幾番商議後,他們決定工程完全由狩獵人員施工。

農耕的擴大,畜牧的發展,狩獵在獲取食物方麵的作用越來越小。不再狩獵,對食物的供給也沒有什麼影響。

龍一將狩獵人員分成兩大組,每大組一百人。從春天開始,兩大組輪流施工,每兩個月輪換一次,直到冬天來臨。而大組之中又分兩個小組,每小組五十人。一個小組施工,另一個小組則保持警戒、休整,一個月後輪換。

為應對大量的運輸,龍一又將小作坊增加到三十人,要求小作坊明年至少生產兩百輛獨輪車。

一個月過後,幾名副手交上了方案。他們和虎勇等人討論了一番後,又拿回修改。討論、修改、再討論,幾經反複後,終於在冬天結束前,拿出了一個較好的方案。方案很粗躁,但操作起來很簡單,施工完成後也會很堅固。

“醜一點沒關係,我隻要它堅固耐用就好。”龍一笑著對設計者們說。而後他們又提出了幾條加固牆體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