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山(一)(1 / 2)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是李太白的一首送別詩,描寫了送別友人心中難舍的心情,其實自古至今,無論人生中親情,友情,師情乃至愛情等等的離與別都充滿了悲傷惋惜。

綠樹成排,微風拂麵,官道上有兩人正在行路,由遠而近。中年人挺著張國子臉孔,額下無須,巍峨的端坐馬上,少年眉目清秀,隱約帶有憂鬱,低頭眯目,信步而行。

中年人見他離己較遠,便停馬不前,仰目問道:“師弟是否走的有些困累?”少年道:“沒有。我一點也不覺得累。”中年人打趣道:“自從走下斷目崖,你就臉帶‘病容’,難道身體感覺不適?”少年低聲道:“師兄取笑,我這些年中也從沒得過什麼病患。”

中年人心想:“說也奇怪還真從沒見過他有何災病,但自己如此說無非是想引他開懷。”便轉換話題,道:“前些年我曾教過師弟騎馬,難不成現今就一股腦的忘個精光?”少年望向身旁白馬,道:“師兄教的本事怎敢忘記?隻是這馬是師尊最愛,我真有些舍不得騎。”

中年人笑道:“這馬本身源出高麗,素有‘汗血追風’美譽,漢武帝為得此異種兩次出兵征討,不惜損兵數萬,傷財無數,才迫使大宛廢主獻馬,落生中土。”搖頭道:“這匹‘追風馬’便是戰馬後裔,代代相傳,毛發從紅到白,唯有‘追風’之名不變。”

少年悠悠道:“原來還有這等典故?隻是為了區區馬匹就要兩國相爭,戰火燒連,卻有些不盡人意,拿天下百姓生命全當兒戲了。”

中年人心想:“中土馬匹性弱,匈奴****而強,騷擾邊疆,漢兵難以抵擋,國勢所需,遠戰求馬,並非兒戲。”剛想解釋其間道理,卻見少年提聲道:“好。這就讓你馳聘威風下。”隨即抓住馬鞍,翻身上馬,輕拉韁繩,白馬嘶叫,前蹄立起,果然神威無比,確是想好好奔馳。

少年始露笑容,微抖韁繩,白馬瞬間前奔,再次舉鞭輕揚,終是舍不得抽擊,翻身下馬,用手輕撫馬背,臉上神情很是愛惜。中年人心想:“小師弟自小孤苦,少言寡笑,此時奉師命下山,傷心難舍,路上牽馬慢行,磨蹭著不肯快走,他口中不言不說,心中必是氣苦,自己也不好多招惹他了。”

原來這兩人都是‘三清門’的弟子,中年人姓常名青山是‘關外七俠’之三,他口稱師弟的少年名叫無名,是掌門白衣子十四年前帶回山上的孤兒,現已長成健壯少年,但白衣子卻從未正式收他為徒,也沒把他劃為記名弟子。

白衣子道武雙修,門下道俗皆有,弟子中以‘關外七俠’名聲最盛。此次常青山偕無名下山,乃是奉師命送他前往江南雲山,要與‘仙劍門’掌門獨孤風雲的女兒完婚,以便完成一段宿世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