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與胤禛曖昧關係,近幾個月發生在陳翠身邊離奇事件,雖然胤禛特別關照過,可是最後到底是傳了開去。
日常不管陳翠走到哪裏,身後總能收到別人小聲指指點點,罪名不外乎勾引主子往上爬,臉皮厚之類,陳翠聽聽也就習慣了。
最鬱悶也不過是某位主子讓陳翠多跪那麼一會兒,再旁敲側擊提醒陳翠應該注意身份之類。陳翠老老實實受了,將心比心,如果有女人和李衛這樣搞曖昧,她一定先衝上去揍人,絕對保持不了如此涵養。
作為廚房副總管,陳翠日常除了采買工作,還統領著一票熬粥丫頭和小子。陳翠基本不用上灶,她隻需要在旁邊負責監督和最後驗收。
很奇怪,當初四爺找她進府理由是她做飯菜可口。可惜剛來時候級別低,沒辦法上灶;後來則是級別太高,不用上灶。於是,陳翠不得不苦笑著麵對現實,她好像一開始就鑽進了胤禛圈套。
外鬆內緊、麻痹敵人、嚴防內部是陳翠在孤兒院練就生存法則。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廚房熬粥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道理她還是知道。
所以自從她與四爺事情傳開之後,陳翠就改掉了懶散毛病,開始兢兢業業工作。
每天陳翠就站在旁邊監督食材配備,那道粥裏加了她不熟悉食材、那個人最近心不在焉、那位主子最近忌什麼口以及太醫有什麼吩咐?不說手到擒來,但必須做到不被糊弄。
有些事情可以交給李衛打理,有些矛盾可以等李衛回來給她出主意,但前提是,她必須有命等李衛回來娶她。
可能是現代看多了宅鬥類小說,也可能是因為喜歡林保怡,多看了幾遍金枝欲孽。陳翠總覺得四爺身後那群各有春秋娘子軍是她最大威脅,潛意識陳翠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靶子,唯恐福晉、側福晉、格格來射她。
為了自己小命著想,也為了不淪落成炮灰,風一吹就飄散、陳翠對廚房裏自己負責地方自然更是嚴防死守,唯恐那天被人誣賴了去。
從原材料衝洗,到各種食材配置,再到最終端出廚房離開自己權利範圍,每一個關口陳翠都要確認好幾遍,已經到了神經質地步。
於是,當陳翠聽說年氏三個月胎兒劃掉時候,自然萬萬想不到會與自己有關;於是,當廚房人人自危時候,陳翠在嗑瓜子、曬太陽;於是,當侍衛過來這邊押人時候,陳翠第一反應就是:冤假錯案、屈打成招、六月飛雪;
王府陰暗潮濕柴房裏,陳翠抱膝蹲坐牆角進行案件重組,對於那個環節出了問題,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旁邊是她手下,愁眉苦臉、嚶嚶啼哭。負責給年氏熬粥紅玉剛才已經被拖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提審陳翠自然是那拉氏,這次隻是例行詢問,所以並沒有出現陳翠印象中刑訊逼供,也沒有電視裏演凶狠嬤嬤。這倒讓陳翠驚訝,因為她來時候還在矛盾她是應該抗爭到底還是應該哀告求饒。
胤禛在書房裏第一次坐臥難安,對陳翠,他不得不承認有不一樣感覺湧現,每一次相處總能夠收到特別驚喜。調皮陳翠、假裝安分守己陳翠、不按理出牌陳翠…所有這些與後院那些恭謹順從女人是如此與眾不同。
所以即便是知道了陳翠與李衛關係,胤禛還是不願放手,畢竟在胤禛看來,無論是高官厚祿還是年邁老母,可以威脅李衛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陳翠出了事,胤禛也知道裏邊道道太多,他也明白陳翠沒這個膽量謀害皇嗣。不過,作為廚房具體負責操作副總管,無論陳翠有沒有責任總是難逃其咎。
可是對於年氏,胤禛也有著抱歉。這是他女人,為他生兒育女、為他帶來了年氏家族忠誠。如今她三番兩次流產,一再遭受重創,身心疲憊,他總是要給年氏和她身後家族一個明確交代。
後院爭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胤禛不願也不能夠插手。即便是知道陳翠危在旦夕,即便明白肯定有人栽贓陷害,他隻能看、喝喝茶,不能掃了嫡福晉那拉氏麵子。
陳翠被抓第二天,李衛就從高郵回來了。這趟差事辦很漂亮,收獲頗豐,四爺也很滿意。
李衛交了差從書房出來,榮舟就把陳翠事情對李衛全盤托出,李衛問了一些基本動向和府裏眾人表現甩出一句:“受點教訓也好。”就沒了蹤影,搞得榮舟鬱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