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秦氏(1 / 2)

寒冷的冬季,是一個連手都不想伸出來的季節。這樣的天氣裏,在屋中圍爐閑聊是一件很閑散的事情。幸福的小院中,陳翠與李衛兩個人整天的吵吵鬧鬧、嬉笑翻騰,自有一番情趣在心頭。

李衛的身子好了一些之後,他就隨便找了個理由讓榮舟把心兒給帶走。榮舟開始的時候自然是百般的不樂意,本來看戲的卻被人連看了幾場好戲之後才灰溜溜的發誓從此不踏進陳翠的百米之內。

眨眼間,年關就在眼前了。俗語有雲:“臘八祭灶,新年來到!”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對於陳翠這個前世孤兒來說,除了這天應該吃灶糖外,自然是不怎麼清楚這天的禮節風俗的;李衛以前倒是做過這些,也清楚裏邊的步驟,可是到最後找來找去卻發現他們當初壓根就沒有請來灶王爺。既然當初沒有請,如今那裏能夠送?

於是就在別家都歡歡喜喜的燉肉、熬灶糖、祭灶,期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時候,這兩隻年輕的人著實鬱悶了一把,連個炮仗都無法放。陳翠是鬱悶沒辦法親眼看見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至於李衛發愁什麼隻有他自己知道。

“現在好了,這麼一個節日,咱們什麼都不能做。“李衛沮喪的說道,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來年。

“就你想的多,這不過是…..”本來想說這不過是封建迷信的,可話到嘴邊陳翠到底沒敢說出來。入鄉隨俗的道理她還是懂的,今天這日子說什麼封建迷信破四舊的話,李衛說不定敢揍她。

“是什麼?”

“什麼都不是。”縮縮脖子,陳翠很孬的決定在李衛心裏不舒服的時候乖乖的不惹人家。

“以前在家的時候,娘總會提前熬好膠牙餳,等著夜間我去祭灶王。”說話間,李衛無限懷念當初和母親親熱過節的日子。

“什麼是膠牙餳?”坐在李衛的前邊,陳翠雙手托腮很崇拜的問道。

看著陳翠狀似可愛、天真的樣子,李衛伸手把陳翠摟在懷裏說道:“就是灶糖的另一種說法。”

“哦,就好比上茅房,有人說是如廁,有人說去更衣,其實意思都一樣?”還有一句蹲大號陳翠沒說,她覺得說了李衛也不一定懂。

“就你會胡說八道。”李衛輕笑兩聲,很不客氣的捏這陳翠的臉玩,順手極了。

“你笑了?笑了就好,也不虧我這麼賣力的演出了。”陳翠在暗處撇了撇嘴。真是的,不就是無法參與祭灶活動嘛,至於鬱悶成這個樣子?

李衛很詫異的看了陳翠一眼,沒怎麼說話,反而把陳翠緊緊的摟在懷裏想事情。

陳翠不答應了、不情願了,她這麼費七八力的搞活氣氛,李衛怎麼可以這麼不給麵子呢?如此一想,伸手掰開李衛的胳膊,躬身坐了起來,懲罰性的用手撫在李衛的臉上,擠壓出好多種表情來,笑著說道:“不生氣了哈,等過了年咱再請一尊過來好不好?”

拽掉陳翠胡亂搞怪的手,李衛沒好氣的說:“今兒個這事雖然很讓人不舒服,可也不至於讓人生氣,你想到哪裏去了?”

“耶?你不是因為這個不開心的?”

“娘在明心庵不知道在做什麼。”白了一眼陳翠,李衛背對著陳翠甩出來一句。

李衛這話,很有一種冷場的威力。因為這句話,陳翠原本逗樂的心情也沒了。她前世是個孤兒,沒怎麼享受過長輩們的疼愛,在高郵的時間雖然隻有幾個月,可她和李胡氏之間很奇怪的建立了深厚的親情紐帶,陳翠早就把李胡氏當成自己的長輩一樣的尊敬了。

“對了,你這次去揚州辦差怎麼沒有去看看幹娘?”陳翠好奇的問道。以李衛的孝子行徑,怎麼可能會過庵門而不入?

“一開始是忙的要死,沒辦法去;等最後事情結束的時候,我又受了傷更是不敢去,省的白白讓她老人家擔心…..”李衛靜靜的訴說著當時的情況,件件樁樁阻礙著他探親的道路,沙啞的嗓音別有一番無奈的味道。

陳翠認真的聽著,越聽越氣氛,越聽越心疼。為了救十三阿哥,李衛把半條命都搭進去了。他們這些做人主子的居然隻想著回家抱老婆過年,沒等李衛把傷養好就上了路,甚至連包紮都是在顛簸的馬車裏進行的,還真不把奴才當人看。

“還疼嗎?“隔著衣服,陳翠把手輕輕的撫在李衛的傷口處問道。

“早就沒事了。”

就在兩個人和諧的守在寂靜的小院中變相浪漫的時候,李衛的堂哥李元及妻子秦氏到訪。

李衛把二人讓進了屋內,以為以前秦氏就與陳翠見過幾次,感情還不錯,這次自然是尋找陳翠聊天去,李元則是留下來和李衛你好、我好、哥倆好。

“嘖嘖,嬸子說的果然沒錯,你們兩個啊!還真敢冷冷清清的過祭灶節。”一進門秦氏就利落的開口笑道,陳翠也知道這秦氏的秉性脾氣,自然是不會怪罪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