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人生況味(1 / 3)

1

中國人的圖騰是龍。

得意時,遨遊八極之上,張牙舞爪,不可一世。失意時,蟄為蚓龍,縮首藏身,韜光養晦,靜待時變。

但可悲的,中國人隻是到了不知伊於胡底的日子裏,才想到自己曾經是龍,或可能是龍。

2

上帝給人以聰明,但不給人以智慧。

聰明是被動的適應,智慧是主動的超越。中國有很多聰明人,卻絕少智者的緣故,就是時代強使人必須努力適應的東西太多。

3

在封建社會裏,統治者到了晚期,由於害怕思想,便禁絕一切思想。

對於知識分子來講,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既不能有錯誤的思想,也不能允許有正確的思想。

而更為痛苦的痛苦,莫過於知道這痛苦而不能幸免;製造痛苦者,還被受過痛苦者奉為神。

所以,愚民之道,無非兩端,—曰禁錮,二曰造神。

4

最好的,常常是最壞的;叫得最響的,往往推銷的是最次的貨色。口口聲聲說是你最忠實的朋友,在你身後出賣你的時候,也是最心毒手辣的一個。

在這個紛擾的世界上,缺乏朋友的孤獨,絕對算不得太可怕的痛苦。

相反,沒準倒是求之不得的幸福。

5

這世界上有多少失望啊!

最大的失望,莫過於人而為狗!種智慧的美。

有的老人,躲在自己的閣樓裏,用仇恨的目光,詛咒一切後來人,便不被人尊敬了。

老不是罪過,老而不達,則讓晚輩討厭了。

7

過去的,便永遠地過去了。

留下的,管你願意不願意,刺眼地存在著,這便是活生生的現實。正如冬天刮風,夏天下雨一樣,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來就來吧!你不讓來也得來,不過,待不住的話,最終也得去,不要總是莫名其妙地杞人憂天。

人們的神經,沒有必要如此脆弱。

8

如果鮮血能喚醒統治者的良知,這世上就不會有暴君了。

中國人最偉大,也是最無奈的一個反抗辦法,就是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等待。

我想,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達數千年的原因之——。

9

農民,最遠的眼光,是在春天播種的時候,看到秋天的收獲。至於明年,得等到秋糧到手後,才會去想的。

我們國家所發生的一切短期行為,很不幸,幾乎都是由此而來。

10

汰優存劣,這是低能兒最願意幹,而且幹得最起勁的事。

11

若不敢否定昨天的足跡,便不會有明天的路。若不敢毅然決然地否定什麼,大概也不敢明確無訛地肯定什麼。

一個有作為的人,所表現出的時代勇氣,便表現在不斷的揚棄上。即或是再輝煌的過去,也是過去。何況,可憐如吾等者,隻是一個貧薄的、寒酸的、並非值得珍惜的過去呢?

12

淡泊,一種至美的境界。

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在某一個方麵,可以表現得淡泊,並不等於所有方麵都是清心寡欲的。

所以,“無欲則剛”這句話,說是一回事,真正做起來,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13

人老了,最怕被人遺忘;

人老了,最怕死,便嫉妒年輕人;

人老了,苦日無多,最怕火去講話機會,便產生一種令人厭惡的指導癖。

最難得者:60歲時清醒,70歲時更清醒,80歲時徹底清醒。但通常情況下,60歲時開始胡塗,70歲時更加胡塗,80歲時完全胡塗。

14

精神匱乏的國度,便有宗教,或類似宗教的精神麻醉。

大家都迷信了天上的神和人間的神以後,便昏昏然不知東南西北了。

15

強時不相信陰騭,弱時大講特講報應,這便是小市民的現實主義。

奴隸當了主子,比主子還要主子;主子變成奴隸,比奴隸還要奴隸。孬種的成敗觀,就是如此可怕。

16,

凡戰戰兢兢求救於亡靈者,可以肯定,本人也快要成為亡靈。

快死的人,便恨所有活著的人,便覺得死去的人和死去的一切,是他的精神支柱。

17

我相信天才。

但天才生錯了地方,那可是最壞的運氣。

18

上了刺刀的真理,不是真理;同樣,上了刺刀的文學,也不是文學。法西斯德國,戈培爾的宣傳機器曾經多麼厲害,如今還有誰記得他們呢?十年文革,除了令人切齒的樣板戲和噴氣式外,什麼也留不下。

強迫多少,抵抗多少。

19

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缺少一條尾巴。

可有的人,雖然衣冠楚楚,但在尻部,總有一條隱隱約約的物件,蠢蠢欲動,令人怖畏。

20

生活的漩渦啊,誰也沒有力量能夠擺脫。

因為現實與夢境有時會驚異的相似,難解難分。確實也是如此,現實中的怪誕不亞於夢境,而夢境中的刹那悲歡,在現實中會一再重現。

21

我能諒解像螞蟻一樣為自己忙忙碌碌的人。

但絕不原諒像蒼蠅一樣,到處嗡嗡營營,逐臭遺矢,散布病菌的人。

在我們周圍,凡忙得腳打後腦勺者,大概不外這兩類。

22

在曆史上,凡搞複辟的人,能成功者絕少,並不是上帝對他們特別的不開眼,而是由於他們都是些智商不高之輩。惟其愚蠢,才選擇這種輕率的倒行逆施的舉動。但他們所以非如此不可,其實倒不是格外的留戀過去,而是不適應現在,更畏懼未來,所以,才死抱住老祖宗的牌位不放。

23

小人,是社會的血管壁上的附著物,這社會越陳腐,越老朽,於是沉澱物越多得粘附,最後,促成社會的心肌梗塞而死亡。

24

你進村子,倘碰到一條狗,它隻敢嗚嗚之;若—群狗,則汪汪之,誰也不肯示弱,努力叫得要比別的狗更響亮。

一犬吠日,眾犬起哄。懂得這點,也就明白低能兒為什麼最易抱團,結成死黨的原因了。

25

浮萍無根,在水麵飄來飄去。

所有隨風倒的人物,也因為沒有堅實的根基,才隨人俯仰。

26

匠人,總是非常珍惜他得來不易的知識,所以,保守,偏狹,秘不外傳,或傳子不傳女,神聖化,便是他們的典型心態。他們最害怕別人超越,突破,創新,以至於否定。

宗教裁判所就是這種心理的產物。

27

耳聾者不失為幸福的幸福,就是不必去聽所謂的真理。天高雲淡,萬籟俱寂,這種恬靜,豈不是莫大的享受嗎?所以,梁實秋認為:“寂寞是一種清福。”

但好多人偏不肯享受這份清福,拚命往熱鬧堆裏紮。文壇上有些人活得實在太累,而且累的都是與自己文學長進無關的事情。

可想想,也可諒解,要是他能寫出什麼東西的話,就不這麼瞎折騰了。

28

張狂,不失為宣泄之一道,罵幾句娘,勝服牛黃清火丸。

我不讚成“克己複禮”。

29

在那灰暗的十年裏,有多少人向我們展示出雙重人格和兩麵嘴臉啊!不過有的彌合得巧妙些,天衣無縫,渾然一體。有的則是屬於煮夾生了的飯之類,不免有點硌牙。就如同讀有些作家所炮製的作品,外麵是國產包裝,內裏卻是洋作家名篇的翻版一樣,不僅硌牙,還會讓人倒胃門的。

30

誰知是命運的作弄,還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實在變化莫測,你想得到的東西,常常要費許多力氣,未必能夠得到;但是你不想得到的東西,哪怕你盡量回避,也報容易地落到你的頭上。

31

一個被孤獨而實際上卻毫不孤獨的人,他會覺得整個世界其實是溫馨的,充滿了希望的。隻有一心想去孤獨別人,結果自己反倒被孤獨起來的孤家寡人,才膽戰心驚地害怕世界末日的來臨。

32

佛教所以能在中國廣泛流傳,信徒和半信徒如此之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佛教徹頭徹尾中國化的緣故。西方宗教的影響稍為遜色的道理,恐怕和不那麼熟知中國人的本土意識特別濃厚有關。

而且,文化水準愈低,本土意識愈烈。

33

新愚昧主義的特征,是隻讓你知道一,而不讓你知道二,更遑論有三之了。但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二、三,乃至四,五,在無法使你閉目塞聽的情況下,新愚昧主義者便宣布說,除一以外,皆為異端邪說。

34

盡量活得瀟灑些,雖然這是一個瀟灑不了的世界。

35

隨著年齡的增長,笑聲漸漸少了,這絕不要以為是嚴肅和成熟的表現,而是心靈老化和遲鈍的結果。

36

狼在強者麵前俯伏在地,搖著尾巴,成了條狗。

狗在弱者麵前張狂倨傲,齜著利街,成了狼。

在嚴酷的考驗麵前,出現這樣的嘴臉變化,是一點也不值得訝異的。

37

人,最容易,也最樂意成為自己聲名的奴隸。

美不滋滋,搖頭晃腦,真是肉麻得有趣。

38

多行不義必自斃,愈獨裁,愈恐懼。

39

海,所以偉大,因為它能容納一切。

偉大在於兼收並蓄,不接納江河百川彙來之水,無以成大家。

偏狹,絕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40

隻要價錢相當,賣過一次身,還可以再賣第二次。這種寡廉鮮恥的人是不會絕跡的,有買才有賣,商品是為消費生產的。倘若大家都光明磊落,告密者必然失業;問題全攤在桌麵上,打小報告有什麼用呢?一切皆繩之以法,作偽證豈不自討苦吃?作風要是很正派的話,馬屁精還會有市場嗎?

41

魯迅說過,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必定是位勇士。

現在,在那些格外循規蹈矩的人心目裏,已經禁忌到如此可悲的狀態,誰要第一個瞧見螃蟹,比亞當吃下蘋果的罪惡還要大。

42

沒有幽默感的人,隻宜讀社論,不宜談文學,除非你打算七竅冒煙。老與這班人打交道,謹防你也要變成白薯幹。

43

皇帝的新衣是個太古老的故事,但至今仍有人信誓旦旦地說他看見了那一襲騙子做的新裝。

他不聾,不瞎,也不傻。

44

人們追求榮譽,並不十分在乎精神上的滿足,大多數人,常常著眼於獲得榮譽以後的物質利益。

在物質和精神同樣匱乏的國度裏,尤甚。

45

我在想,隻要對他人不構成妨害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思想也好,行動也好,應該是絕對自由的。任何外來的、自我的抑製,都是不道德的。

這或許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

46

愛情與年齡並無絕對的對應關係,一個80歲的老人和一個18歲的青年,嚴格地講,要當真愛起來,那程度應無什麼區別。

47

女人若當真地愛起來,有一個鍾頭的清醒,那麼,緊接著的下一個鍾頭,必然是不清醒的。

於是,便有了故事。

48

神的任務,騙人。

人的手段,哄神。

一部曆史,拆開來看,構成對立的兩麵,就這樣互相捉弄。

49

要敬許多位菩薩,可怕;

如果隻敬一位菩薩,更可怕。

一旦敬了一位菩薩,便不許再敬另一位菩薩,那就十分可怕了。

50

敵強我弱的局麵持續得越久,漢奸、走狗、叛徒也就越多。

51

說不,是做人的基本條件。

人在地球上站立起來,是人對自然的不。

但人對於社會的不,還遠遠不夠。至今,有許多人仍是四腳著地,唯唯諾諾,站立不起來。

沒有不,也就沒有進步。

52

真理一旦需要捍衛,恐怕就不是真理了。

隻有站不住腳的東西,才需要捍衛。不停地在為自己辯解,本質上已透出一種虛弱。

53

上帝要是知道人會吃人,也許他會後悔他的創造。

54

不要尋找答案。

生活如此,小說也如此。

55

假如你太注重聲名,必受聲名所累。

名字,隻是一個符號,懂得這—點者,很少。

56

其實,本無天生的勇士,隻是在較量中,才礪練出來的。

於是,也就有了懦夫。

57

我們常常痛苦的一個原因,就是總問為什麼?

最大的為什麼,是為什麼非這樣,而不能那樣?

若沒有選擇的權利,也就等:於;沒有自由。

58

小醜,是哪個時代都少不了的副產品。

凡小醜,必跳梁,這也是天性使然。

59

在生活中,你要是能退後半步的話,你會發現,這世界變得很寬闊。

60

幹嗎要人家都向你頂禮膜拜呢?

幹嗎你說的話,別人必得聽從呢?

一個人,必須牢記的一點,這是個沒有上帝的世界。

而每個人的上帝,就是他自己。

61

你或許可以左右你的兒子,但幾乎左右不了你的孫子。

你兒子在你死後修正你,你孫子在你死後否定你,幾代以後,你的後人會把你從墳墓裏挖出來鞭屍。

這就叫曆史的辯證法。

62

幽默,是心底的和鳴。

幽默,是天性,是勉強不出來的。

幽默,是和耍貧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63

閉關自守,是怯懦的表現,害怕外來事物,是愚昧無知的結果。

閉塞的結果是什麼?類似生物學上的近親繁殖,隻會一代一代退化下去,最後大家返祖,一齊成為毛孩。

64

如果將來中國—旦亡國滅種的話,罪過就在這些不產生任何價值,但卻要消耗社會財富的寄生蟲身上。

一個社會的滅亡,往往由於消耗的人多於生產的人。

65

憤怒,也是一種激情。

憑著這股激情,也能寫出好的作品。

66

作家,永遠屬於絕大多數的人。

所以,他從來也不孤獨。隻有與孤家寡人一起,並隨之殉葬的文人,才怕得要命。

67

中國人缺乏公平競爭的概念,一個不掐死另一個,便食不甘味,寢不安席,而另一個寧肯抱著對手一塊兒跳井,也不能讓其成王。

一旦得勝,便要消滅對手,要萬世稱王稱霸下去。所以,從南宋劉裕開始,被奪了位的皇帝,沒有一個能幸存的。

68

一個極端抑製個性的社會中,隻有依附於強勢的醜類,能夠獲得卵翼下的自由。由於這些醜類,越是興風作浪,越是殘害同類,越是邀功得賞,也越是得其所哉,因此,誘使更多的人,甘為醜類,而想得到這種自由。

所以,專製越多,醜類越多,醜類越多,社會也越黑暗。

69

過了啟蒙期,便無大師。

上帝,或是造化,隻是在人類愚昧得不能再愚昧的時候,才成打地降生天才。否則,難以理解,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會—下子湧現出那麼多的才華蓋世的畫家,詩人,作家,哲學家,思想家。

70

在中國,有些人,倡民主者,其本身素質有時是相當缺乏民主的;同樣,狂熱追求自由者,一旦獲得了自由,則必然是自由的濫用。

71

我不相信有文學隱士,但我見識過打著文學隱士招牌的老的和少的偽君子。

真正的隱士,是不會也不應被人知道的。所以,凡真隱士,皆不為人知。

凡被人目為隱士者,通常都不是隱士。尤其打出隱士招牌者,則大半是騙子。通常都是那些借隱士之名,以求聞達的其實很不甘寂寞的人。

72

中國人發明了豆腐,但願中國人別也成了豆腐。

73

不要嘲笑老人的老,因為有一天,你也會變成那個樣子。不過,對於那些倚老賣老,老而謂之賊的老家夥,無妨揭穿那道貌岸然後麵的,不那麼讓人尊敬的一切。

老作家不等於是大作家。

74

人,不怕老,就怕老了以後,“老”令智昏,成了老胡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