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袁紹、張邈三人在加冠後,皆在洛陽任職,結下深厚的友誼。

後來時任大將軍的何進為除宦官,密詔董卓進京,董卓接到大將軍何進的指令,率兵東進洛陽,恰逢大將軍被宦官設計斬殺,董卓也是趁機進駐洛陽,把持朝政,權傾朝野。

曹操為報國家,決定刺殺董卓,後來刺董失敗,被迫逃出洛陽,前往家鄉募兵。

可此時,曹父曹嵩帶著全家老幼前往徐州避難,曹操憑借父親留下的錢糧,募得數千兵馬,參與了十八路諸侯伐董。

後來,董卓見勢不妙,決定遷都長安。

曹操見勢,有誅殺董卓的機會,毅然決然追擊董卓,卻被董卓麾下大將徐榮埋伏,數千兵馬死傷慘重。

十八路諸侯解散之後,便是張邈伸出援手,借錢借糧,助曹操招兵買馬。

這其中恩情,足以讓曹操記住,這也是為何曹操在攻打徐州之前曾說:我若不還,可投陳留張邈。

後來,袁紹成為伐董的十八路諸侯盟主,越發自大。

張邈報以好心,時常勸誡。

卻不料袁紹認為,這是張邈在眾諸侯麵前不給他麵子,心中不滿,試圖殺之。

於是便有了給曹操之信。

此事勾起了曹操的回憶,讓他不甚感慨:“唉~孟卓糊塗啊,為何有事不當麵問,我豈能不告訴他”

“就算這樣,這也不是他背叛大哥的原因”夏侯惇憤憤不平。

曹操自然知道,因為在他心中,事情既然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感慨沒有任何意義。

笑容重新浮現在他臉上,曹操將熾熱的眼神再次投向曹德:“修平,濮陽之戰,我也接到戰報了,這其中任何一環有所偏差,都會出現意外,你確實讓我刮目相看”

“大哥謬讚了,弟不過是考慮的多一些”

曹操連忙擺手:“修平謙虛了,為何他人不能考慮的多一些”

說完,曹操不忘“嫌棄”的撇了一眼一旁的夏侯惇和曹昂。

感受到曹操的目光,曹昂、夏侯惇皆是一愣,有些尷尬。

僅僅片刻,曹昂便想到了叔父說過的話:“父親,叔父曾說過,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若想對付一個人,就要知道此人的性格,還要知道此人最想得到什麼,從中做些手段,便能達到目的”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最想得到什麼”曹操嘴裏不斷喃喃這兩句話。

霎時間,曹操眼中精光爆閃。

“修平啊,看來我還是小看你了,這兩句話,足以列入兵法之中”

看著曹德又要謙虛擺手,曹操連忙打斷:“修平,過度謙虛,便是驕傲啊”

“對了”曹操說完,看向曹昂:“子修,日後你便跟在修平身邊吧”

“多謝父親”曹昂大喜過望。

這段時間,他確實從叔父身上學到不少東西,雖然父親給他安排了不少老師,但叔父身上並沒有其他老師表麵那種高高在上。

見到曹昂的態度,曹操讚賞的點點頭:“對了,修平,日後典韋便跟在你左右,護你周全吧”

從此戰之中,他也見到了幼弟曹德的才華,將典韋給他,沒有絲毫心疼。

曹德聞言,心中一驚。

典韋何人?那是深得大哥曹操的信賴,護其左右的猛將。

大哥生性多疑,唯有典韋一人能隨意進出其寢室。

曹德頓時感到受寵若驚,連忙拒絕:“大哥,你經常出征,有典將軍在,大哥也可....”

不等曹德把話說完,曹操便揮手打斷:“無妨,我有仲康即可,更何況,為兄時常長途奔襲,典韋相比於仲康而言,馬術略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