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叔父說起此事,曹昂麵色變得凝重:“父親雖為兗州牧,但兗州八郡之中,掌握在手中的地盤不多,眼下看來,東郡、任平國、東平國、濟北國掌握在父親手中,不過...”

曹昂說著,理所當然道:“陳留的張邈是父親摯友,也算站在父親一邊”

說到這,曹昂仿佛想到什麼,叔父不會無緣無故提起此事,眼睛突然瞪大:“難不成,此信可讓泰山太守應劭歸附?”

曹德輕笑點頭。

從這次歸來之時,他便看出,泰山太守應劭並未完全站位,還在左右搖擺,麵對父親曹嵩之時,眼中滿是貪婪。

讓應劭屯兵在己方的大本營,這是一個變數,早晚會暴雷。

昨日與兄長曹操談話後,他便想通當下有幾件事需要立刻去做,要在短時間內,將兗州境內的一切隱患排除,讓兄長沒有後顧之憂。

其一,應劭據守泰山郡,位於兗州最東邊,一旦東邊有戰事,需從泰山出兵,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泰山,讓應劭歸順。

其二,兄長曹操東征徐州,要改變此次兄長東征無功而返的結局,就算僅僅拿下一郡之地也可。

其三,解決陳留張邈、呂布的威脅。

此三件事完成,那兗州便沒有了內部憂患,日後兄長曹操逐鹿天下便可沒有後顧之憂。

“應劭並未在明麵上站位,你可知這是為何?”曹德有意考校曹昂,並沒有直接說出其中緣由。

隻見曹昂略作沉思:“他想待價而沽,亦或者是自立,成為一方諸侯”

“不不不”曹德搖頭:“應劭沒有那個能力成為一方諸侯,他隻想選擇一位明主,以輔佐明公成就大業”

曹昂眉頭微皺:“叔父的意思是,他雖然在兗州境內,心中卻是偏向於袁紹?”

曹昂此時也反應過來,應劭身在兗州,父親的領地內,卻一直未曾在明麵上表態,那便說明,他心中一直不曾看好父親,隻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轉投他人。

而泰山周圍隻有徐州和冀州。

在先前的徐州大戰,應劭並沒有動作,很明顯,應劭選中的人是冀州牧袁紹。

“不錯!”曹德眼中閃過精光:“他應劭不是待價而沽嗎?我偏偏強迫他選擇!”

“如何強迫?”曹昂感覺隱隱抓住了事情的重點,隻差臨門一腳。

“袁紹此時在哪?兄長此時又在哪?”曹德端起茶杯,細細品嚐。

曹昂聞言,低頭沉思。

整整一炷香後,曹昂十分亢奮,拍案而起:

“我知道了,袁紹此時在幽州邊境與公孫瓚交戰,沒有辦法抽出身來助他,而父親呢,率大軍攻打徐州,必路過泰山郡,應劭若是支援父親,那便說明他站在了父親這一邊,以袁紹的性格,必然認定應劭是父親的人;若是不支援,等待他的將士父親的大軍,父親可在此一戰平定泰山”

曹德讚賞點頭。

應劭若是執意投奔袁氏,麵對曹操大軍之時便是孤軍奮戰,憑借曹操麾下“久經沙場”的精兵,應劭是斷斷不能抵擋。

而且,袁紹知道後,也不會有任何異議,畢竟應劭明麵上還是泰山太守,隸屬兗州牧曹操。

若應劭假意投降,他日再尋機會投奔袁紹,袁紹也會猶豫其中是否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