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聞言,有些詫異曹德的見識:“世人都說劉備乃織席販履之徒,自詡皇叔,十分虛偽,為何在修平這裏,評價這麼高?”
“不瞞兄長,劉備‘織席販履’之事,在我看來,並非恥辱,而是代表此人心性了得,他日必成大器”
“哦?如何得知?”
曹德一改前翻淡定模樣,表情十分認真的盯著曹操:“能屈能伸方為丈夫,劉備身為漢室宗親!沒有在乎他人的冷言冷語,心性可見非同一般,同時這則身份能為他吸引不少人才前來投奔,而能屈能伸,在弟看來,足以遠超其他的諸侯”
聽聞此話的曹操也是麵色一怔,心中不免想起昔日討伐董卓之事。
劉備能夠在十八路諸侯麵前直言“織席販履”,各路諸侯紛紛嘲笑,而劉備此人卻穩坐泰山。
這件事,給他曹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產生了納入麾下的想法。
直到後來,因為各種事宜,劉備的隱身漸漸消失在他視線下,讓他才漸漸忘記,卻不料,又在這個弟弟麵前重新出現。
曹操點點頭,沒有否認曹德的話:“劉備確實不凡,不過此時他麾下隻有區區數千兵馬,不管他如何,難不成能敵得過我數十萬大軍?”
聽到曹操的話,曹德猛的一怔。
曹操緩緩起身,背手望向窗外:“至於屠城之事.......為兄也知,屠城會引起徐州官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可為兄卻不得不這麼做”
“為何?”曹德方要提醒兄長劉備的誌向,聽到兄長的話,將此事壓在心底,疑惑問道。
曹操一改先前的意氣風發,語氣中滿是失落:“如今諸侯遍地,修平,你可知道,天下諸侯是如何看待我曹操的”
曹德麵色複雜,還是開口說道:“宦官之後”
“不錯,我一沒有顯赫出身,二無功於國家,若想成就大事,隻能做常人所不能做之事”
聽完此言,曹德眉頭皺的更深。
兄長說的不錯,出身雖然不能決定一切,但也足夠讓很多人贏在起跑線上。
冀州袁紹、淮南袁術不就是出身四世三公之家,才引得天下名人異士爭相景從,將士爭相投奔嗎?
兄長此舉,更是在告訴天下諸侯,他曹操,不是好惹的。
“這便是兄長屠城的原因?”
“不不不”曹操猛地轉身,眼神之中滿是堅毅:“我還沒有那般容不得人,屠城一來為了震懾天下諸侯,二來是為了削弱陶謙的實力”
如此說來,一切都明了。
徐州地廣錢多,錢財取之不盡,若是一戰不能拿下徐州,陶謙很有可能利用手中錢糧,卷土重來。
在這亂世,有錢糧,還怕沒有將士嗎?
但這樣做,弊端很大,那便是盡失人心。
後期曹氏基業有過很多次叛亂,隻要有人起兵,便有地方官員和百姓響應。
思來想去,曹德認真的看著曹操:“兄長,有些事你有你的理由,弟不敢苟同,隻是這屠城之事,弟有一言,需要告誡兄長”
“你說”
“兄長誌向遠大,若想成就大業,失百姓之心之事,則萬萬不可為,還望兄長三思”
曹操聞言,轉過身來看向曹德,沒有想到,這個“紈絝弟弟”竟有如此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