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覺悟也。“覺者”、“知者”、“覺”。
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
佛教:佛陀為度化眾生所立之教派。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者:以度化眾生為先;小乘者:以自我修行為先。
佛界階位:1飛天﹑2金剛﹑3尊者﹑4羅漢﹑5菩薩﹑6佛。
1飛天:脫生死;供養諸佛﹑菩薩的天人。位比靈仙。
2金剛:守護諸佛﹑菩薩的天人。位比地仙。
3尊者:侍奉諸佛﹑菩薩的天人。位比天仙。
4羅漢:脫輪回;證入涅盤;修得一世身者:自覺。位比金仙。
5菩薩:修得二世身者。位比大羅金仙。
6佛:修得三世身者。位比神仙。
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三世身:過去身:入時光之海尋覓前世之過往,為現在身了結前世的因果提供數據;
現在身:自覺(斷七情六欲,諸毒﹑念等);
未來身:入時空隧道探尋未來。
佛家三寶:菩提樹﹑功德池,法身。
法身:信徒的信仰之力所化。信仰之力越多;實力越高。
功德池:功德所化。功德越多;池水越多,功德池越大。
菩提樹:道行所化。道行越高;枝葉越繁茂,菩提樹越高大。
菩提樹之功用:其一:除魔衛道之時祭出,可曉對手招式之後續等;其二:參禪是祭出,可提高智商等;其三:傳道時祭出,可提高悟性等。
另:功德之修行:順天應人爾。如盤古毀天滅地,按一般情理而言乃是逆天之舉。然,道祖傳法多年,其‘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是以看似逆天實則順天;至於盤古身隕嘛!不過是盤古事做得太絕的緣故,必進太古諸神曾為天地的生衍做出了許多貢獻。
彌勒卷
看著眼前的人,縱使以阿逸多?駱現在的城府﹑修行也不由驚訝起來,指著那人久久不能成語。良久歎道:“原來如此!”
那人接道:“我佛涅盤,吾自當出世,入世;道友可願眅依,與吾共掌佛教。”
阿逸多?駱沉思片刻後拒絕道:“吾因汝而生;然,有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以,吾是吾;汝是汝。”“吾願助汝接掌佛教,以完因果。”看到對麵皺眉的前世(身體),阿逸多?駱說道。彌勒笑曰:“善”
後記:端坐蓮台的龍華見台下僧尼安靜地望向自己後,起身,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吾今接掌佛教,至吾始:有佛無界;現重申教義:‘佛者覺悟也……’。”一時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天道有感,降下無量功德。
龍華在人間改組寺院後的示意表
長老院:審議佛事的團體。由德行(人品),佛法(對佛經的領悟),功德(對佛教的貢獻)等過人的僧尼組成。其權限相當於議會。
禮佛院:執掌全寺事物。下設都倉,知客等部門。其權限相當於國務院。
戒律院:監察僧尼,信徒品行。其權限相當於刑部。
金剛院:幫助(提供法律、經濟等援助)、守護,僧尼、信徒的生命、財產等俗物;訓練、管理武僧;等。
菩提院:參禪悟道之地。
文殊院:文殊者廣法是也;推廣佛法之地。其表現為培養僧尼等。
千手院:千手於意巧手。相當於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