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抓了抓頭發,將睡熟的小家夥又背到背上,用袖子斜綁在身上,站了起來,四處張望,搖了搖頭。
“走吧,就算找到這山裏的那兩個老怪物,肯定也找不到小家夥吃的奶,我們要去人多的鎮子裏才行。”老人對小童說。
剛走出兩步,回頭看了看那個大坑,又回到大坑邊緣,對著坑裏的屍骨一鞠躬,“也不知道你們是誰,也不知道這小家夥是你們誰家的孩子,不過你們放心,我會將這小子撫養長大,所以,請安息吧。”
老人抬起頭,一揮大手,四麵泥土滾向坑中,將大坑填滿。老人又走到他們剛才坐的那塊石頭上,雙掌齊出,將大石頭推到填好土的大坑上,運指成刀,在石頭上刻了個大大的“墓”字,又拜了三拜,大步向外走去。
小童也拜了拜,口中念念有詞:“好好睡覺吧,別跟我們走哦。”緊跟在老人身後,拉住了老人衣襟,頭也不回的快步走了。
走了大半天,才在山腰上看到戶人家。
小童準備上前叩門,發現門沒有鎖,是用藤條粗略的栓上的。小童就要動手解開樹藤,被老人喝止住了。
老人上前不輕不重地叩了幾下,口中朗聲說道:“請問有人在家嗎,小老兒和徒兒路過此處,叨擾了。”
等了半天,卻沒有反應。小童不耐煩了,解開了樹藤,打開了木門,走進了房中。
裏麵陳設很簡單,一張桌子,上麵幾個大瓷碗,一張床,上麵鋪著獸皮,旁邊一個火塘,上麵吊著一隻大砂鍋。旁邊有個大缸,有個小一些的米缸,角落裏堆著些幹柴,牆上掛著幾塊黑漆漆的,不知是什麼獵物的肉。
看來,這是山裏的獵戶們臨時落腳的地方。
“臭小子,去看看有水和米沒。”老人把背上的嬰兒解下來,抱在懷中,輕輕對小童說。
小童聽罷老者的話,大凱了米缸和水缸的蓋子,“水沒有多少了,不過還有半缸呢。“
“那你去火塘上的砂鍋洗洗,我們熬點稀粥,要熬爛點,等會小家夥醒了,給他喂點,不然他又得哭鬧了。“老人吩咐小童。
小童依著老人的安排,將砂鍋洗好,裝米加水,從褡褳裏拿出火折子,加柴點火,專心熬起粥來。
老人靜靜地看著懷中的嬰兒,火光斜照在老人的臉上,顯得很慈祥。
“老師,你之前說帶我遊曆天下,真的是來這萬裏山中隱居的嗎?“小童仰起臉,問老人。
“差不多吧。“老人轉過頭,”其實為師是想帶你見見這萬裏山中的兩個人》“
“誰啊,讓我們跑這麼遠的路。“小童不悅。
“兩個老不死的家夥,加起來都過兩百歲了。“老人微微一笑。
“哦,這麼老了?還找得到嗎,別老死了吧,真是的,都這麼老了,還住在這麼大的山裏,也不怕死了沒人給他們收屍。“小童噘著嘴嘀咕。
“你小子在瞎嘀咕啥呢,。可能你死了,這兩個老怪物還活騰亂跳的呢。“老人狠狠瞪了小童一眼。
“切,老師,你吹牛!“小童用白眼表達了對這個說法的不服與不信。
“你小子別不服,你知道雲天嵐和風帝鴻嗎?“老人斜眼看了他一眼。
“好像在哪聽過呢。“小童用手扣著下巴。”真的聽過,不過又記不起了。“小童搖搖頭。
“咳“老人清了清嗓子,”你可聽好了,天嵐一策千軍破,帝鴻一騎萬人敵。八十三年前,正朝孝武帝十六歲初登大寶,十一位王叔不服,各自傭兵自重,不奉帝詔,欲裂土自封。北方蠻族胡力部見正朝四分五裂,主少臣強,聯合八部十六庭,出精銳一百四萬,欲瓜分吞並正朝疆域。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破城屠將,已經打到離王京隻有三百裏的鎮雲城下。情況危急,孝武帝派快馬向各國求援,並發表《破國亡族詔》,痛斥諸王,征召天下軍馬和有誌之士勤王。而其餘諸國攝於蠻族兵圍,皆口頭承諾出兵,卻不見任何兵馬。千鈞一發之中,十一位王爺中,傭兵最多,封地最大的俞王,在校場上被麾下兩個小兵,雲天嵐和風帝鴻當場砍下頭顱,一並擊殺死忠俞王的大將四人,偏將七人,奪下虎符,高呼應詔勤王,帶領大軍北上。諸王見俞王被殺,紛紛上表謝罪,率軍北上,一時間,正朝野在鎮雲城屯集了一百二十萬大軍。雙方數百萬大軍,在鎮雲城下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最終,蠻族大敗,一退六千裏,盛產戰馬的君離原都被正朝給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