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軍壓境(1 / 2)

三月,驚蟄時節,春雷滾滾,佛如戰鼓擂動,驚天撼地。

天下紛湧的義軍終於震動了漢室皇廷,一幹朝中大員這才從鶯歌燕舞中驚醒過來,似乎意識到,火,已經燒上了眉毛。

太常劉焉終是隱忍不住,以“天下兵寇不息”為由,上書靈帝,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刺史本為監察官,至東漢以來,其職能已漸向地方行政官轉化。靈帝攝於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無奈之下聽從劉焉之議,改刺史為州牧,並選派列卿、尚書出任。於是,州牧成為郡縣之上最高行政長官,手握一州之軍政大權,職位甚重。也正因如此,加速了各州政權割據,促成了後來諸侯分爭的局麵。

一紙詔書,猶如飲鴆止渴。各州開始瘋狂擴軍,廣征糧餉,做出積極應詔,討賊平叛的模樣,私底下卻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並不是所有人都將百姓的利益看得那麼重要,這也使得各路義軍愈發猖獗,平民無奈之下,接連加入反漢隊伍。上蔡,亦沒能逃過此劫。

中平五年四月,就在陳留人孔伷剛剛出任豫州牧,設治所於譙郡的時候,上蔡府接到汝南細作快馬傳來的消息,稱汝南南麵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黃巾軍再起,賊首劉辟、龔都已攻掠數郡,正聚兩萬之眾浩浩蕩蕩望上蔡而來。

驚聞此訊,甄逸頓時麵如土色,其子甄豫、甄儼亦是一臉陰沉。此時甄逸書房除了他父子三人外,還聚集了淩羽、荀彧、趙雲、周倉以及甄虎、洛方幾人。消息傳至,淩羽第一時間便遣人將趙雲、周倉從天中寨傳了回來。

甄逸見淩羽、荀彧鎮定如常,心中寬慰了幾分,聲音略顯顫抖的問道:“賢婿,如今兩萬賊眾來犯,我城中軍力可能拒敵?不如把新軍調遣回城可有一戰之力?”

淩羽古井不波的道:“叔父莫急,據細作消息所言,叛軍離我上蔡應該還有一日行程,眼下我等還不知敵軍實力,不可慌亂。我已派遣斥候迎敵打探,待軍情回報,再做計較不遲。”

甄逸聞言,眉頭緊鎖,雖然他很是信任淩羽,但畢竟從未經曆過如此陣仗的大戰,難免心中驚駭。長子甄豫反比他鎮定許多,點頭道:“家父及我兄弟二人皆不通曉用兵之道,如今大軍壓境,還需妹婿你與文若、子龍和周倉兄弟費心主持,拒敵於城外,救我上蔡城民於危難。”

荀彧寬慰道:“老爺、公子不必太過焦慮,少主所言甚是有理。如今不知敵情,實不好妄下定論。不過以我看來,賊軍雖有兩萬之眾,但畢竟是倉促而起,烏合之眾,必定不具備過高戰力。有子龍、周倉二位猛將坐鎮,率領精騎鐵軍,想必定能克敵製勝,化險為夷。”

趙雲亦是讚同道:“文若說的不錯,想當初涿郡劉備,領五百騎,大破黃巾兩萬五千人,剿賊無數,可見兵在精而不在多。如今我上蔡城堅兵強,非是沒有一戰之力。”

周倉豪性大發:“怕他個鳥,那劉辟、龔都我皆認識,當初不過是跟在地公將軍身邊的兩個步弓手,如我一般出生草莽,大字不識一個,就更不論布兵對陣之法了。有子龍在,包保殺他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