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3)

進入高三後,最大的不同就是吃飯和睡覺,這是因為在校外住宿與校內很不一樣,我爸租的房子離學校隻有兩百多米遠,跑步幾分鍾就到了,其實學校外麵有很多這樣的房子,而且離學校都不遠,專門用於租給高三的畢業生,高三陪讀比初三更加流行,因為高考相對於中考更加受家長重視,也更有分量,我爸租的那間房實際上是一個車庫,房東提供了供人燒飯的地方以及水電,但是沒有衛生間,所以我盡量在學校解決問題,如果留到租的地方就會很麻煩,隻能自己想辦法,每天我爸幫我燒完午飯後就要出去工作,所以我中午回去基本上遇不到我爸,他總是先做完菜然後將菜放進電飯鍋裏保溫,這樣我回來的時候菜還是熱的,以前在學校食堂吃飯周圍都是坐滿了學生,吵吵鬧鬧的,現在一個人坐在那裏吃飯還真有點不習慣,就好像是突然脫離了那一大群人,心裏空空的,而且在食堂打飯我們都是自帶家夥,我用的是兩個吃飯用的小鐵盆,一個打飯,另一個用來打菜,這也是最普遍的,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帶著稀奇古怪的東西來打飯,不過很少,現在將飯盛在碗裏,菜盛在瓷盆裏,讓我又有了家的感覺,很溫馨。

就是一個人吃飯有點寂寞,我的晚飯是自己解決,我爸預先給我留了一些錢,從學校回來後我就會去快餐店或是就在路邊的攤點,快餐店裏人很多,而且絕大多數是學生,人來人往過道擠得要命,我通常是吃蛋炒飯,便宜量又多,一頓管飽,但是說實話,那家店的蛋炒飯確實不怎麼樣,飯有點硬,而且沒什麼蛋,油倒是挺多吃得反胃口,所以吃多了覺得很難吃,有的時候我也會去快餐店門口的攤點上買煎餅,我爸覺得路攤上灰塵太多,不幹淨又不衛生,叫我別去,但是我還是偷偷摸摸地去買了幾次。

路攤的客人也挺多,我每次到那兒的時候還得排隊,攤主人是一對中年男女,我猜應該是夫妻,他們手上帶著透明的塑料手套,忙著幹活,雖然我知道那雙手套未必幹淨,但是有那麼一件東西帶在手上我們這些吃客心裏還是舒服了許多,總比直接用手抓讓人放心,不過這路邊的灰塵倒是怎麼擋也擋不住,因為過往的汽車太多了,尾氣排得周圍都是,我們捂著鼻子也能聞到刺鼻的汽油味,攤主人的動作倒是挺麻利的,幾分鍾就可以做好一個煎餅,我買的那一種是這裏最便宜的,四快錢一個,裏麵包有土豆絲、肉串、還有火腿腸等,如果加錢他就會在煎餅裏加其他諸如雞肉塊之類的食物,說真的這家的煎餅確實很好吃,也難怪有那麼多學生捧場,攤主的生意不錯,每天的收入也不低,我甚至想自己將來要是找不到工作也來賣煎餅,隻不過一定要換個地點,同行是冤家嘛。

對於路邊的攤位,學校也是不支持學生在路邊買吃的,理由和我爸差不多,但是我想這應該跟學校食堂有不少關係,學生在校外吃飯,對食堂的生意當然有影響,所以他們所形容的路邊的攤位,地溝油,不衛生,容易生病中毒,是有點誇張,不過倒也不錯,我個人覺得偶爾去路攤吃幾次倒沒什麼,改變一下夥食有助於改善胃口,但是經常性的甚至是每天都在那裏解決中飯晚飯就不行了,因為煎餅之類的食物的營養沒有學校食堂豐富,而且直接暴露在汽車尾氣中確實不太衛生,常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健康,所以經常以這些食物為主食是萬萬不可取的,我的晚飯主要還是蛋炒飯,實在無法下咽的時候才會選擇煎餅。

我爸通常會在晚上過來,所以我上完晚自習回來就可以見到他,進屋後,我在桌子上繼續寫作業,我爸就躺在他的床上看報紙,雖然這間車庫不大,但還是容納下了兩張床和一張桌子,原本車庫裏裝的是白幟燈,後來我爸見燈光不夠亮,怕影響我的學習就換成了日光燈,日光燈就裝在桌子正前方的牆上,很亮,很溫暖,我用來學習的這張桌子是我爸從家裏帶來的,他先是將桌子搬到了三輪車上,然後騎了一個多小時才送到了這裏,而這間車庫每天的租金好幾千,他也沒有猶豫就租了下來,其實我並不是十分願意住在校外,因為我覺得花錢太多,而且我爸會因此更加受累,他每天東奔西跑已經很累了,還是在這兒幫我燒飯,洗衣服,不過我爸不在乎這些,我知道他隻不過是想讓我吃得好一些,住得更安靜一些,免得其他人的打擾,從小到大都是這樣,雖然家境不好,但是我姐和我很少幹家務,我父母承擔了所有的家務,他們給我們的唯一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找到一份工作,最起碼不要像他們在家裏種田受苦,所以雖然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但是並不像山區的孩子一樣天天做家務,這也是我爸媽對我們的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