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我們是一個接一個走上講台的,拿到試卷後,老師沒有輕易地放我們走,他指著我們做錯的題目,問這道題該不該錯,當然,我們的回答肯定是“不該”,然後就是一板子,這叫增強記憶,手心挨板子不算什麼,可問題是他會在我們離開的時候,來這麼一句,“某某某,多少分”,雖然看到分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將它公布於眾隻是時間問題,但是在全班同學宣布你沒及格甚至是個位數,你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你真的可以立地成佛了,不過上述隻適用於考砸了的同學,對於考的好的或者是超常發揮的同學,這反而是種表揚,還是那句話,考試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會失敗,也有人會成功,之後的幾天裏,我們陸續知道了自己所有科目的分數以及名次,我在這次考試中的名次是全班第五名,沒進前三,但是我自己挺滿意的,第五名嘛,既可以向家裏交差,又可以保證在以後的學習中沒有心理負擔,你要知道,前三名的同學壓力很大的。

考完試後,我給家裏打了一個電話,首先是通報一下考試成績,然後就是我沒錢吃飯了,第二天一大早,我爸就來到了學校,幫我往校園卡裏充了錢,還給我買了幾件新棉衣,當時已經是深秋了,可他還是穿著那件舊夾克。之後又是緊張的學習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記憶,至於宿舍生活,或許因為我們是剛入學的新生菜鳥,大家都是循規蹈矩,堅決執行宿舍的管理規定,比如,被子應該疊成方方正正的豆腐狀,沒有人敢把它檸成麻花,衣服、襪子也是勤洗勤換,絕不會有人直接把臭襪子塞到鞋子裏放到陽台上曬,總之,宿舍生活有條不紊,同時也是索然無味,也許到了高二就會有點改變吧。

寒假前,我爸來過一次學校,是為了分班的事,高一分班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更係統、更全麵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成為最優秀的自我,最重要的是高考招生分文科生和理科生,我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長選擇文科或者是理科,當然也要與家長商量,所以,學校特別指示每個班召開家長會商量這事,其實這件事我跟我爸也沒有什麼可以商量,我覺得我適合學理科,我爸也覺得我適合學理科,而且我在文科方麵沒有特長,所以我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理科,開完班會,也就是放寒假了,雖然時間不長,作業量大,但是可以暫時地離開校園倒是喜事一樁,不過在離開之前,我還得把鋪蓋一起帶走,簡單的說,分班之後需要重新分宿舍,而新的宿舍要到下學期才能確定,所以,我們是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宿舍樓下人頭攢動,各式各樣的車停滿了馬路,有小轎車、貨車,也有摩托車和三輪車,學生和家長都提著大包小包往車上塞,我和我爸從宿舍樓下擠到摩托車邊搞得滿頭大汗,坐車回家時身上都是涼颼颼的。

回家的感覺就是舒服,吃得好,睡得香,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正像那位姓周的歌星唱的那樣:還記得家是唯一的城堡,循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家不是矗立在地基上的水泥空殼,而是親人團圓的溫馨氛圍,有人的地方叫做屋,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隻有落魄的人,沒有落魄的家,青轉灰瓦照樣遮風擋雨,平房小樓也有歡聲笑語,以前我家也是三個屋子的危房,一到下雨天氣,家裏擺滿了水桶瓢盆,屋頂漏下的水滴進去,發出一連串叮當叮咚的響聲,就像一首雨中交響曲,後來家裏蓋了兩層樓的新房子,我們才告別了屋外大雨滂沱屋內小雨叮咚的日子,雖然住的地方變了,但是家人之間那種不離不棄互相支持的親情一直都沒變,我相信這就是愛,真正的愛不會萎縮,不會暗淡,就像這冬天的陽光,寒假裏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曬太陽,冬天的陽光不像夏天那麼毒辣,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我在家裏曬曬太陽,寫寫作業,看看電視,一晃就到了大年三十。

這一天真的很忙,可以說是寒冬臘月裏最忙的一天,大清早,我爸媽就把廚房裏的櫥櫃、桌子還有灶台碗筷等都搬到了外麵,用水衝洗著,我本來還想再睡一會兒,不過看到爸媽忙得不可開交,我實在是過意不去,於是我就從被窩裏爬了出來,穿好衣服下了樓,出來時看到我姐正在掃地,太難得了,連我姐這麼愛睡懶覺的人都在清早起來打掃衛生,我也不能閑著,我三下五除二地漱口、洗臉吃完了晚飯,然後我就在庭院裏轉悠起來,想找點事做,可我轉了一圈,居然沒找著,洗灶台櫃子我插不上手,打掃衛生又有人做了,我像隻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沒找著方向,我又回到客廳裏,我想幹脆回屋看電視,可又實在不好意思,所以我就坐在椅子上發呆,後來,我又出去轉了幾圈,隨便搬了幾樣東西,到了中午,我終於找到一件正經事可以做,那就是吃飯,中午吃的是水餃,這是慣例,真正的大餐在晚上,吃過午飯後,休息了一會兒,我爸和我媽把曬幹的櫥櫃、灶台等又搬回了廚房,接著他們就開始準備晚飯,洗魚,切肉,燒飯這些瑣碎的事就不說了,我本想上樓看會兒電視,不過還沒上樓,我就聽到院子外麵有人喊我姐和我的小名,爺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