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發現攘外必先安內,自己若要像風一樣自由,就必須擺脫母親、呂不韋的束縛,不然,一切理想都是夢幻泡影。
政治鬥爭的特征是你死我活,要麼不鬥,要麼殊死搏鬥,嬴政雖小卻深深懂得這個道理。
在幼時的記憶中,父母一直非常信任呂不韋,父親一登上王位就任命呂不韋為丞相,並讓自己尊其為“仲父”,這狗東西何德何能為什麼父王和母後這般倚重?
為了知己知彼,嬴政秘密派人潛入邯鄲探究呂不韋的來曆。
三個月後密探回來了,嬴政恍然大悟,喔靠,原來是這樣……
春秋戰國時代有一個非常友好的國際慣例---派遣人質,諸侯國為了表示自己絕不侵略對方,將王子王孫送到對方國家去做人質,承諾我如果挑起戰爭,你就將人質弄死,清蒸紅燒隨你便。
十多年前,秦昭襄王依照這個慣例將孫子異人(嬴政的父親)送到趙國,我們秦趙兩國以後再也不打仗了,瞧,我將乖孫孫都送來做人質了你們一定要相信我喲。
不幸的是,秦昭襄王是個好戰分子,三天不打人就手癢,將孫子送去趙國後不久,見趙國沒有提防,瞅準機會就是一拳一連攻占了趙國好幾座城池。
秦國的無恥行徑令趙王大為惱火,但他知道秦王孫子多根本不在乎死一兩個,於是也不殺異人,而是斷了異人財政供養,僅按照最低生活標準提供食宿,堂堂一位秦王孫竟然變成了低保戶。
趙國的大資本家呂不韋是薑太公的二十三世孫,生意順水順風家裏有的是錢,但整天愁眉哭臉好像得了癌症似的——這輩子啥也不缺就缺一個官位。
別看現在的有錢人牛逼轟轟的,古代商人沒有地位,即便全國首富政治上也隻是一個小賤民。
一個有錢沒地位,一個有地位沒錢,兩人天生互補。
呂不韋挑逗異人:低保戶,想不想當秦王呀?
異人大喜:資本家,你真能將我捧上王位,我封你做丞相。
二人一拍即合:拉鉤,算數,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是王八蛋!
異人在二十多位兄弟中排行第十,父親是秦國太子,有朝一日爺爺龍馭賓天了,父親就會繼承秦王王位,自然又會冊立自己的太子,如何才能讓父親在眾多兄弟中選自己為太子呢?
異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辦法來。
呂不韋詭秘地笑了,太簡單了,你父親雖有二十多個兒子,但都不是正妻所生,正妻華陽夫人多年不孕不育隻要你認她為娘,你就是正妻之子,秦太子的嫡子,你的身份一下子就高出你那二十多位兄弟了,王位繼承人非你莫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