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剖析心意(二更)(2 / 2)

又因她們給的工錢合適,地方又在城裏,不出三日就從前來應試的眾人中挑選出二十名合適的繡娘。

如意跟二姐兩個已經商量過,二十名繡娘即可,目前的規模,不需要再大了。

按二姐的說法,從產出到銷售,非要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而縣城裏顯然不具備更多的購買力,因這頭繡坊才開張,秀娘們還在培訓中,雖說不急,卻要早日提上日程。

說是卓秀哥自來縣裏後,鋪子裏成日張羅,行業裏裏外外他也算是弄了個明白,州府兩頭他又跑的勤,見了些世麵,也該再鍛煉鍛煉,隻叫他這段日子忙頭過了便一塊上州府去尋個合適的小鋪麵,今後留在州府當掌櫃。

他倒高興,也樂意去,隻是說忙過了這段日子,先跟如意兩個家去一回,一來這幾個月賺了不少錢送回去,二來有些事兒想跟關全商量一番。

如意心裏約摸知道是馮家嬸子想讓自個回馮家的事兒,前頭她跟卓秀哥提過自個的想法,從卓秀哥口裏知道了馮家人的心思,也就明白這件事,不管兩家舒坦不舒坦,傷不傷和氣,馮家始終要跟關大哥提一提。

關倩倩眼睛裏有淡淡的擔憂,隻是也沒多說什麼,隻點著頭應下,說是阿如定親前回去一趟,有些事及早商議一下的也好。

馮卓秀看出她擔心,叫她別操心,這次回去後,絕不會傷了兩家和氣,雖說阿如家去,是她娘一直以來的心願,可眼下不比前二年剛跟阿如相認那時候了,情況有變,總也商議個一舉兩得的辦法。

他來縣裏,成日跟關倩倩和如意朝夕相處,早就已經把關家人當成自己人一樣,也就是這些磕磕碰碰,玩笑說鬧,一齊發愁,一齊努力的時光,兩家的關係早就由先前的互不來往,變成現在的和和睦睦。

他爹是悶性子,卻從小教導他跟他哥知恩圖報,他心裏知道,家裏情況一天天的好,是得了在關氏鋪子裏的銀子,跟關大姐一路的提攜,帶他來縣裏,學了做買賣分不開。

他走後,家裏的地關大哥時不時幫著給收整,梅花嫂子又心善,成日尋他娘串門子,把幾人在縣裏的情況說一說,這些個恩情,爹娘雖不掛在嘴邊上,心裏頭卻記著了。

這一番尋味,也就觸動了心底的念頭,想想他爹娘全不是不講理的人,隻是成日聽著妹子在娘跟前嬸子嬸子的叫,直覺得遺憾,爹娘早就想認回了妹子,哪怕別過了戶頭,叫一聲爹娘也好。

關倩倩聽他這樣說,點點頭,放下心來,看看如意,又叮嚀她什麼也別多想,眼下到了真正忙起來的時候,今後鋪子能不能往州府去做大,全看繡工坊能不能做起來。

因繡工坊剛籌辦,如意便先把所有心事兒擱下來,成日畫繡稿,挨個指點繡娘們選線配色,腳不沾地忙活起來,好在繡娘們有基礎,繡工坊的進展總體算順利。

一通忙活下來,到了九月初,剛給繡娘們開了八月份的工錢,轉天便因事由走了兩個繡娘,留下的十八個繡娘在工坊裏頭倒踏實做活,加之收到了工錢兒,個個對關氏姐妹繡坊放心的很,如意見時機成熟,把繡娘們招到一起去,挨個問了簽工契的事兒,一問之下,繡娘們全表示願意留下來,如意當日便請她們跟關氏姐妹繡坊全部簽了用工契。

忙忙碌碌半個月,關氏姐妹繡坊終於做起了開張準備。

關全跟梅花兩個提早兩天便來了,按他的意思,這次姐妹兩個繡工坊開張,比起前頭的小門麵,規模大了,請的工人多了,她倆不但搬了新宅,鋪子還做的大了,說啥也不能像前頭那樣隨隨便便,非要大辦一回。

錢兒的事兒,隻管叫她們放心,他跟她嫂子,出的起!再者說,兩家親戚並不多,算上馮家人跟趙啟明、周氏兩口子,並上工人們,也就是四五桌。

不過一兩個月,這次再來,梅花肚子已經高高隆起,雖走動的遲緩了,可見著兩個姑子住上了漂亮的大宅子,前院去,又見工人們三五個聚在一起認認真真做活兒,心裏別提多高興。

盡管身子不靈活,也拉著如意裏裏外外瞧了好幾回,直說是眼瞧著這大氣的宅子,就覺著當初支持她們兩個來縣裏的決定一點也沒錯,一天天的,日子可不就慢慢的好起來了?

唯獨如意退婚的事兒,她仍有些耿耿於懷,“要不是朱寡婦攀官家,這個時候嫂子給你縫的嫁衣也該讓你試一試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