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最後一隻狗怎麼辦?”加特林輕聲詢問身邊的老師。
飛鷹一邊用瞄鏡觀察小鎮裏的動靜,一邊悠閑地回答道:“不著急,現在還不到解決它的時候!”
“為什麼?”
“注意觀察目標!”飛鷹提醒了加特林一句,然後緩慢的回答道,“知道什麼是恐懼嗎?”
加特林在進入狙擊手訓練科目以後才知道,作為一名合格的狙擊手究竟要學習那麼多知識,而狙擊手必修課之一的《戰爭行為心理學》,則是加特林認為最新鮮的東西。作為一名合格的狙擊手,是什麼出賣了他們的性格,又是什麼暴露了他們下一步的行動呢?答案是,他們的行為、言語和他們的一舉一動……人們的行為被什麼東西左右,被什麼東西決定呢,是個性。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個性從外在看來是指人獨特而穩定的行為模式,從內在看來是獨特而穩定的態度、思想、認知等,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留心觀察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就會發現每個人身體的一舉一動都在告訴別人他是什麼樣的人!因為他們身體的反應往往出賣了他的個性,同理狙擊手對一個人個性的了解,不僅可以掌握其當前的行為,而且可以根據其個性預見其未來的行為。每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心理,並非琢磨不透。
其實,道理很簡單,行為心理學通過行為分析心理,讓狙擊手在戰場上很快了解到敵人的內心深處,並幫助他分析目標人的行為和個性,像很多科學研究成果一樣心理學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幫助人們解決心理疾病的同時,也讓狙擊手成為了戰場上散播恐懼最有效的工具!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的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其具體表現為目標體對身邊最親近的人物瀕死前生理機能組織劇烈收縮和放大。當戰士眼睜睜看著剛才還有說有笑的戰友,在一聲巨響之後動脈血管被擊穿,隨著身體內血液壓力的瞬間釋放血液會在大約兩米左右的範圍內噴灑。可以想見一個初臨戰場的人,麵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場景會是一種什麼反應,接下來中彈者身體內部組織密度急劇增大能量急劇釋放,其根本目標是生理現象消失即死亡!這種死亡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緩慢到可以讓每一個人親眼詳細目睹整個過程,繼而將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放大,而這種放大可以到什麼程度,還是由狙擊手來決定。
當狙擊手隱藏在灌木叢或樹木的陰影中,敵人不會知道這些死亡使者的下一個目標是誰,所有人都在猜測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他。隨著下一聲槍響,就在答案揭曉的刹那,總會有一個或者幾個人倒下,他們的心理防線再怎麼堅強也會被攻破。人都有承受的極限,被這種重複的死亡過程和無盡的焦慮反複的折磨,最終會朝著狙擊手所希望的目標前進。這目標就是釋放!通過哭泣、嚎叫、哀鳴來釋放那些他們再也承受不住的壓力,就在這個瞬間,這種不受思維控製的釋放其最終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瘋狂。人們接二連三的瘋狂會將恐懼再次放大,這種再次放大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簡單,這時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會出現一種基數倍的放大,直到整個隊伍的崩潰!所以,狙擊手在戰場上被稱為噩夢天使,敵人的噩夢,戰友們的天使!
加特林終於明白飛鷹的等待究竟是為什麼,他要做的就是實現這種恐懼的再次大……
山腳下的小鎮裏,幾個追兵圍住了那白黑人軍官還沒有完全失去生命的身體。他的頸部動脈被擊穿了,子彈從左上角貫穿頸部,卻沒有擊中他的喉結和頸椎。血液在不斷地噴湧,那人的身體已經開始不自覺的痙攣,由於大量的失血使得他逐漸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控製能力,失去力量的下體肌肉漸漸排除了身體內的尿液和廢物。他的身邊一名好像醫生的人正用雙手緊緊按在他的傷口處,但是這裏所有人都知道這麼做是徒勞的。從他清白的臉色、抽搐的身體和逐漸擴散的瞳孔,周圍的人都知道不到半分鍾的時間裏,他已經失去了身體內至少20%的血液,最多十五秒以後他將在痛苦中永遠告別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