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從來就不缺少胸懷雄才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能夠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對於這個說法,一點不用懷疑,在現代企業裏,很多人都是以這樣的狀態在工作著:
隻管上班,到日子拿工資,不問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有沒有貢獻;隻管接受命令,不管最後結果;天天想著弄虛作假,老板不在就偷懶;上班得過且過,能拖就拖,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工作應付了事,差不多就行,從不認真對待……這些都是工作不到位的典型表現。工作總是環環相扣的,每個人的工作都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不要小看某一個環節、某一個人的不到位,它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前一個影響這一個,這一個影響下一個,下一個再影響再下一個,結果往往因為“一招不慎”,導致“滿盤皆輸”。這種活生生的例子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實在是太多了:
某一個人工作不到位,結果大家都得陪著加班;一線工人工作不到位,讓成百上千的產品全部報廢;財務工作不到位,公司蒙受巨大損失;售後工作不到位,多年合作的老客戶宣布“分手”……由此可見,工作不到位,相差千百倍;工作不到位,等於在浪費;心態不到位,工作就缺位;小事不到位,大事就難成;工作不到位,不如不執行!
工作到底是為了誰?你最終要對誰負責?不是老板,也不是公司,最終還是我們自己。沒有人把刀架到你脖子上說“快給我工作,不然就……”也沒有人跪下來對你說“求求你了,快工作吧,大哥”。為了對我們自己負責,多拿點薪水,少受點累,當然也是為了不連累大家,不讓公司替我們的失職“背黑鍋”,每個人都應該把工作做到位。
說了半天,到底什麼叫到位?我們可以換個說法,把它簡單地理解為工作標準問題,就是說對於一項工作,不僅僅要去做,也不是說做完了就了事,而是要做好了。
做了,可能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地過一遍,也可能是做到一半就放棄了,根本就不管質量不質量、結果不結果。
做完了,像小時候做算術題,不管三七二十一,隨便寫上一個答案,就算交差了,不論對錯,但求速度。
做好了,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標準,其實是工作的最高標準,要求我們能做到100分,就不做到99分,甚至要做到120分。
把工作做到位,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套用電影《大腕》裏的那句台詞“能夠把工作做到99分的員工,根本就有能力再多做1分”,不是任務多麼艱難,而是我們太懶,責任心不夠,態度不端正,執行力不強,不在乎結果,不重視細節,不注重效率,不懂得合作,沒想著節約,沒用好方法。反過來說,隻要你比別人多做一點點,心態擺正一點點,多點責任感和主動性,多注意細節,多想想方法,完全可以把工作做到位。
本書從工作到位的理念定位入手,分析了工作中的一些不到位的現象,比如“差不多哲學”、打折扣、馬馬虎虎等,從反麵闡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然後從責任、心態、執行、細節、效率、節約、方法等幾個角度,正麵告訴大家怎樣才算是把工作做到位,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