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仿百家論壇》

漢末三國英雄輩出,其中佼佼者莫過於後來三分天下的三雄曹劉孫。除此之外,群雄割據時袁紹呂布兩人也是群雄中的頂尖人物。袁紹乃是北方霸主,天下大亂便是由他起,之後做關東諸侯的盟主,甚至一度號令半壁江山,後期雄據四州之地,用老話說便是兵多將廣,其實力在群雄中當稱第一,就是曹操在如天賜一般的官渡大捷前也遠非其對手,一度甚至還依附於袁紹。雖然說袁紹起家有其世家背景的關係,但是對比其他的弟弟袁術來,袁紹要好的多了,不論他日後如何,袁紹在群雄割據時期其地位可稱的上舉足輕重四個字。而另一位便是死去的呂布了。

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曆史的上空像流星一樣劃過,並沒有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不過,由於他的出現,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製造了三國曆史發展過程中的三大變局。

(1)京都之變

董卓進京之後,東漢政治軍事勢力迅速分化,一派為董卓為首的涼州軍團控製的中央政治軍事集團,另一派為袁紹為首的地方反對勢力關東軍團。而在這兩大軍團的對峙中,集團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作為中國軍政治集團,主要表現在遷都長安後,董卓的軍人政治與東漢的文人政治之間的強烈衝突。由於關東軍團的作壁上觀,董卓更加勢無忌憚,為所欲為。由於董卓的濫施淫威、心狠手辣,引起了朝廷文武的強烈不滿。於是司徒王允聯合呂布除掉了董卓,不過隨即又被董卓的餘黨驅逐,呂布開始了他的東奔之路。

京都之變的影響是分化了以董卓為首的涼州軍團,這為曹操的進一步瓦解關中勢力作了很好的鋪墊。曆史的重心開始隨著他的東奔而向東移動。

(2)兗州之變

呂布首先想到的便是袁紹、袁術兄弟,他以為憑借他誅董卓之功,並且因此報複了董卓殺害袁家之仇,袁氏兄弟應該對他感恩戴德,哪知袁氏兄弟隻是把他當作為其個人利益賣命的獵狗。呂布屢屢逃過了他們對他的暗算,最後投奔了河內張楊。由於他與張邈建交,引起了袁紹對張邈的進一步怨恨。

張邈與袁紹曹操都是好朋友,曾經因為正言責備袁紹而引起了袁紹的怨恨,袁紹示意曹操殺掉張邈,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絕。由於與呂布建交再一次觸怒了袁紹,張邈擔心曹操終究會殺他,於是趁曹操第二次東征徐州的時候,他聯合陳宮、王楷、許汜等人,引呂布入東群,發動了反抗曹操的兗州事變。弄得曹操隻剩下了鄄城、範、東阿三座城池。在荀彧、夏侯敦、程昱、韓浩等人的堅持下,曹操回軍除叛,把呂布趕跑。呂布東奔徐州。

兗州之變的影響是動搖了曹操集團的統治。使得曹操不得不改弦易轍,最終定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

(3)徐州之變

曹操兩次征討徐州,便宜了劉備。劉備奉公孫瓚之命幫助陶謙抵抗曹操,在陶謙死後坐領徐州。引起了袁術的不滿,袁劉軍隊僵持於盱眙和懷陰。這時呂布趁機占領了下邳。呂布聯合太山諸將多次擊敗了袁術的進攻,袁術被他弄得狼狽不堪。劉備在再一次被呂布擊敗後,跑到曹操那裏求救。這時的曹操已經迎天子於許都,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控製了東漢中央政權,代表了東漢王朝,代表了國家。而在徐州的地方勢力陳登父子,開始向國家靠攏,被曹操安插在廣陵,掎角呂布。最後曹操親征,終於除掉了呂布、陳宮、高順等人,呂布和他的軍團最終失敗。

徐州之變的重要影響是端掉了劉備的根據地,使得劉備不得不東奔西走,曆史的焦點彙聚到了曹操與袁紹集團的爭鬥中。

白門樓下,漢末的弄潮兒呂布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在此,不能不對這位重要人物做一個簡單總結。

而這個故事,便是從這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