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說明文的基本分類(六)(3 / 3)

拓展訓練

請讀一下《太陽會不會鏃旄盡》這篇文章。想一想它為什麼是科技小品?你能說出幾條理由?(起碼三條)

太陽會不會燃燒盡

地球上的生物是靠了太陽的能量才得以生存、發展的,沒有了太陽,也就沒了一切。那麼光芒四射的太陽會不會有一天能量耗盡?那時太陽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太陽是個什麼樣的星體。太陽的半徑約有70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它是一個巨大的氣體團,其中3/4是氫氣,1/4是氦。其它的元素都不到太陽整體的1/1000,加起來也隻占27%。太陽中心的溫度約1500萬,表麵溫度約6000度。

太陽為什麼會在燃燒時放出耀眼的光芒呢?太陽的燃燒和地球上的物體的燃燒不一樣。太陽是在中心部位進行氫原子變為氦原子的核聚變反應。在進行這種反應的同時,原子質量的一部分變成了能量。太陽就是靠了這一部分能量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那麼,太陽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在太陽的中心有一個半徑約10萬千米的核,核聚變反應便發生在這裏。它的上層約40萬千米是放射層,以奴伽馬)射線和乂射線的形式傳遞能量。放射層的上部約20萬千米是對流層,以氣體對流的形式傳遞能量。它的上部叫做光球的太陽表麵、其周圍包著兩層大氣:彩層和日冕。就是說,在太陽中心部產生的能量傳到了上層,恰如被燒熱的鐵一般,表麵放射著光芒。

太陽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太陽是在大約46億年前誕生的。起始時,宇宙空間的氫氣和氦氣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漸集聚起來。隨著氣團越聚越大,重力也越來越大,氣體也就越聚越多。重力的能量變成熱量,中心部的溫度和壓力就上升,並發出光芒。

那時的太陽還沒有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據說曾有一段時期它的亮度是現在的100倍。當中心部的壓力和溫度達到某一階段後,便開始了核聚變反應,不斷放射出光芒,直至今日。

那太陽為什麼總也燒不盡呢?確切地說,在遙遠的將來,有一天太陽會燒盡的。不過,太陽的壽命約有100億年,所以,還有50億年的時間,不必擔心。太陽能夠這麼長久地持續放射光芒,全靠有核聚變反應這個效率極高的能源。質量為1克的氫在發生核聚變反應變成氦時,所產生的能量幾乎與輸出功率為20萬千瓦的發電站一個小時生產的電力相同。它大約相當於在地上燃燒物體時產生的效率的1億倍。在太陽的中心部,每秒約有6億噸的氫變成氦,所以它的能量是極其巨大的。

50億年後太陽會變成什麼樣呢?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的中心部會形成氦氣團,從誕生後經過100億年,那裏剩下氦。於是,氦又開始發生核聚變反應。那時的太陽就會變成一個比現在要大100多倍的紅色巨星。近1億年後,當氦也燒盡了時,過去一直支撐著重力的內部壓力便會消失,太陽由於自身的重力逐漸收縮,最後變成一個固體狀的、隻能靠餘熱發光的白色矮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同學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領地——書房兼臥室。這片領地處處洋溢著你們自己的特點與個性。請你作一番調查,以《他(成她)的生活全聞》為題,寫一篇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