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尤琛(中) 第十四章 蜜蜂信使(2)(1 / 2)

“哼,他們隻是想瞞混過去而已吧!什麼叫做需要一些日子,我懷疑,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物資儲存在那兒,所以現在根本沒法滿足我們的士兵的要求!”

說完,克米特不悅地搖頭,好像想讓自己從那種情緒中脫離出來。波舍斯基雖然礙於自己的身份而不能直接表達意見,可是看他的神情,顯然對事情也是抱有相同看法。

在詢問了有關物資的事情後,他的參謀長話音一轉,像談起旅途趣聞似地告訴對方:

“在熱洛埃,我見到了總參謀部的施道芬中校。”

“施道芬……哦,是那個施道芬吧。他還是老樣子嗎?”

在克米特的話中,對於這個人名並不算特別陌生。相反,這個名字的出現,讓他想起了一些以往的回憶——雖然跟施道芬本人其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通過他,克米特隱約想起了他的老師以及那一代陸軍將領的身姿。要知道,克米特本人也是自那兒出身的。

“是的,他看起來不錯,已經適應了缺少左眼和右手的日子,就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生活。他要我向您問好,祝您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說到自己的家庭,克米特難得地露出微笑。“他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年輕軍官,擁有著陸軍傳統的熏陶,同時又不失自己的主見。真不愧是老頭子培養出來的接班人!”

他與自己的參謀長齊聲大笑起來,那笑聲蕩漾在花園的草地上。克米特所說的“老頭子”,就是指在奧登尼亞三軍中鼎鼎大名的德克元帥。而能夠與那位倍受人尊敬的老元帥的名字聯係在一起,可見施道芬本人在這些高官將領中,也有著良好的人緣。

“由於人事調動,所以施道芬在去年就離開了路德尼亞,回國養傷。他現在隸屬於總參謀部——啊,這樣的話,我跟他可就更親近啦——前來曼尼亞進行例行巡視。他對國內的情況,也很憂心。”

“憂心?”

作為波舍斯基的上司,克米特似乎察覺到對方語氣中那微妙之處,於是轉移視線看著對方。波舍斯基之前的那一點笑意,此時已經完全消失了,他低聲說:

“正是如此。目前帝國內部有不少地方都遭到了空襲——而且往往都是些重要的工廠——至少那些我軍原本設立在海岸線上的雷達站,就更是敵軍飛機炸彈愛光顧的地方。再這樣下去,生產很難恢複。而且那些艾尼亞人的戰機,對周邊的民居也同樣不留情。昂尼亞人更喜歡這麼做,有不少平民的住宅區和村莊遭受嚴重毀壞,但政府為了不動搖民心,將這些消息通通封鎖起來。”

這些事情,克米特都早已知曉。但是關於平民及其家園的損害情況,他還是頭一次從自己人嘴裏聽到這樣的說法。這不禁讓上將皺起眉頭,他問道:

“這是真的嗎?有哪些地方遭到了無端轟炸?”

“多數集中在帝國的西北部地區,那裏屬於‘女神的腹地’(在路尼語中這個名詞特指平原),所以昂尼亞人特別喜歡用那兒的民居和村莊來練投襲炸彈的目標。施道芬去過那兒,親眼目睹了更多糟糕的情況,他感到非常難過。”

艾爾文.克米特能夠理解自己的下屬與那位施道芬中校所感到的痛苦,他們身為軍人,為國家履行職責,以戰爭的形式來為國效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樂於對平民出手。早在米德加爾德大陸上的各個王國為了各自利益而大打出手的中世紀時代,奧登尼亞的軍隊就是受到國家與貴族的嚴格控製。負責指揮這支強大軍隊的軍官,都是來自於上流社會的傳統家庭,因此,他們的觀念明確:雖然尚武,但絕不濫用武力。而使用武力對待平民,是他們所不恥的。直到現在,奧登尼亞軍隊中這種傳統觀念依然流行。克米特想像著那些畫麵,大聲說:

“如果說是波及,那還情有可原,因為這畢竟是戰爭,不可能保證沒有絕對的傷亡。但是針對平民!昂尼亞人的禮貌到哪兒去了?他們不是自詡為最熱愛和平與生命的民族嗎?!”

波舍斯基與上司一樣,隻是稍有節製——他畢竟還是下屬,得在對方麵前克製自己的情緒。他苦笑著說:

“據說昂尼亞人都非常同意他們的政府這麼做,因為他們覺得有必要將三年前我軍的轟炸算到我們的人民頭上,稱這是‘禮尚往來’。”

“我們的轟炸?”克米特詫異地想了想,他隨即明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無奈與譏嘲。“這一切都得多虧偉大的空軍元帥雷納.伯納特元帥,因為他相信‘適當’地轟炸會更加有效、能更快速地瓦解敵人的意誌。於是,我軍那些優秀和有品德的空軍飛行員,就隻能對敵國的平民所在區域狂轟濫炸。這些,都要歸功於那位先生才行!現在可好,被人抓住了把柄,而伯納特呢?恐怕那些炸彈永遠不會丟到他頭上,因為他什麼時候都會舒舒服服地坐在最安全的地方,享受他的美食與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