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帝國文官官製(1 / 2)

大晉帝國文官官製(中央)

三公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各一員,正一品,銀印,以道燮陰陽,經邦國。又有所謂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屬,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開府,或不開府。

中書省

(1)中書令一員,銀印,典領百官,會決庶務。

(2)右丞相(注:元朝以右為上,與前代不同)、左丞相各一員,正一品,銀印,統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則總省事,佐天子,理萬機。

(3)平章政事四員,從一品,掌機務,貳丞相,凡軍國重事,無不由之。

(4)右丞一員,正二品,左丞一員,正二品,副宰相裁成庶務,號左右轄。

(5)參知政事二員,從二品,副宰相以參大政,而其職亞於右、左丞。

(6)參議中書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牘,為六曹之管轄,軍國重事鹹預決焉。

(7)右司、左司,郎中二員,正五品;員外郎二員,正六品;都事二員,正七品。

六部

吏部,掌天下官吏選授之政令。

戶部,掌天下戶口、錢糧、田土之政令。。

禮部,掌天下禮樂、祭祀、朝會、燕享、貢舉之政令。

兵部,掌天下郡邑郵驛屯牧之政令。

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

工部,掌天下營造百工之政令。

以上六部各置尚書三員,正三品;侍郎二員,正四品;郎中二員,從五品;員外郎二員,從六品,

又以吏、戶、禮為左三部,以兵、刑、工為右三部。各置尚書二員,侍郎二員,郎中四員,員外郎六員,總領三部之事。

六部下設有各類分工精細、名目繁多的院、台、府、監、庫、司、局、寺、倉、署、所等官署,職數和品階一應俱全。

禦史台

禦史台,秩從一品。大夫二員,從一品;中丞二員,正二品;侍禦史二員,從二品;治書侍禦史二員,正三品,掌糾察百官善惡、政治得失。

後定置禦史大夫二員、中丞二員、侍禦史二員、治書侍禦史二員,品秩如上;經曆一員,從五品;都事二員,正七品;照磨一員,正八品;承發管勾兼獄丞一員,正八品;架閣庫管勾兼承發一員,正九品;掾史一十五人,譯史四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宣使十人,台醫二人,蒙古書寫二人,典吏六人,庫子二人。

禦史台下設有殿中司、察院、行禦史台、肅政廉訪司等官署。

大宗正府

大宗正府,秩從一品。除負責管理族譜,還管理皇室血統。但這裏最具體的是管理各親王、郡王等除皇帝一係外的皇家子弟。皇帝一係的血統由當時的後宮之主掌管。

宗禮院

宗禮院,秩從一品,掌神禦殿朔望歲時諱忌日辰禋享禮典。院官秩正二品,置院使六員,增副使二員,凡錢糧之出納,營繕之作輟,悉統之。定置院使都典製神禦殿事六員,同知兼佐儀神禦殿事二員,副使兼奉讚神禦殿事二員,僉院兼祗承神禦殿事二員,同僉兼肅治神禦殿事二員,院判供應神禦殿事二員,參議二員,經曆二員,都事二員,管勾、照磨各一員,掾史二十人,譯史四人,知印二人,怯裏馬赤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斷事官四員,客省使大使、副使各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