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謊言的肆虐與真理的悲哀(1 / 2)

客觀規律是鐵麵無情的,如果你不去認識它,不去尊重它,違反了客觀規律,它就會毫不留情地站出來教育我們。

1956年我奉調甘肅省委黨校搞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工作。

對新聞工作剛剛入了點門,又突然轉行搞理論教學。有生以來,我還從未站過講台,麵對的又是成年人,而且是大大小小的領導幹部,真是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一切從頭學起。好在自己多少讀過一些理論著作,自學起來還有點信心。就此,我開始了在理論研究和教學方麵的摸索。

黨校的理論教學強調理論聯係實際,我是持讚成態度,並積極貫徹於教學之中的。理論就是指導人生、推動社會的精神動力,就是為了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情況,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理論的生命力。

1958年至1959年,我下鄉參加農村整風整社,親眼目睹公社社員排著隊在公共食堂分一碗野菜摻著雜糧的稀湯飯,看見大練鋼鐵時挨門挨戶拿走農民的鐵鍋,在火爐上煉出不能用的燒結鐵,多少老人浮腫,多少孩子沒有褲子穿,光著屁股曬太陽。誰人無父母,誰人無兒女,這怎能使人無動於衷。我本著做人的良知,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本著理論聯係實際的方針,經過調查、深思,針對城鄉經濟和人民生活陷入嚴重困難的現象,從經濟工作指導思想的角度,從經濟規律的深層,剖析原因、追根究底,寫了一篇題為《認識和運用經濟規律,做好經濟工作》的講稿。

從1958年以來,全國上下被卷進了一股“大躍進”的狂潮之中。 “以鋼為綱,萬馬奔騰”“全民動員,大煉鋼鐵,趕英超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以及不斷放出的高產“衛星”等等超理性的豪言壯語和反科學的現象,完全控製了人們的頭腦。

透過這些社會現象,我探尋到了經濟工作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探尋人的主觀意誌在超越客觀條件和客觀規律方麵有哪些重大表現。於是,在一篇《認識和運用經濟規律,做好經濟工作》的講稿中,我著重指出了我國國民經濟兩大部類(即生產資料的生產和消費資料的生產)之間出現了比例失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根源是我們在經濟工作的指導中對經濟規律認識不足,不尊重客觀規律的要求。我在講稿中寫道:客觀規律是鐵麵無情的,如果你不去認識它,不去尊重它,違反了客觀規律,它就會毫不留情地站出來教育我們。我們遭遇到的經濟問題,人民生活遭受到的困難,正是客觀規律給予我們的教訓和懲罰。

這篇從社會實際情況出發,本著實事求是的方針,論述了國家經濟陷於失衡、人民生活陷於困難的講稿,在隨之而來的“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中,被省上點名為“反黨、反三麵紅旗”的“右傾機會主義綱領”。轉眼之間,批判的大字報如狂風驟雨鋪天蓋地而來。說什麼“醜化了社會主義社會現實”“給三麵紅旗抹黑”“拿起歸、削、讓三把大刀,妄圖把三麵紅旗砍倒”。順便提及所謂“歸、削、讓”三把大刀,是指我在講稿中提出要解決當時的經濟困難,一是要歸還對農業、對輕工業欠下的帳,二是削減超越客觀實際的高指標,三是重工業要為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讓路,即歸、削、讓。於是,“形勢大好”“市場繁榮”,種種維護“三麵紅旗”的說法紛至遝來。一時之間,謊言成了“真理”,真理被顛倒為“謬論”。在一個以實事求是作為黨的“三大作風”,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宗旨的社會主義國家,違背客觀事實的謊言肆虐於報刊之上,橫流於社會之中,真偽倒置,黑白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