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很簡單,現在6。8的市盈率,而且最近漲幅很是有限30%不到。
確實是很難得的投資品種了。
前幾天看到幾個換手率超高的股票,都是剛入市不久的,連續漲停的股
票。簡單的看了一下,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感覺看多了實在是降智商的,
更別談分析了。今天又不小心看到了一個股票,名字都懶得記,剛入市就
一直漲停,到現在漲了7倍多。居然還看到一個人寫了一篇文章,試圖在價
值上解釋為什麼會漲這麼多。實在是佩服他的智商置自己的智商於不顧,
居然去思考這個問題。
從我個人的本性出發,忍不住還是勸大家,不要接觸這類股票。真的降
智商的。這確實是有辱投資人士的智商,這純粹就是傳銷,是博傻的遊戲
,你參與進去博了,就說明你已經傻了。
當然你也可以用微軟等例子來反駁我。我要說的是美國同期的公司,最
終有幾個做到了微軟這樣的?用萬中無一來說是否過分?
大家點一下換手率去排名,查看一下有多少這樣的股票了?這根本就是
一些人在利用打新資金太過於充裕了,完全把股票當作傳銷的媒介來傳銷
來了。
雖然我痛心疾首,希望國家和大家都認識到這一點。試著推理,必然導
致更多的人願意去拿更多的資金打新了。終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的
,何況這樣的傳銷性質是不可能持久的。所以希望大家堅持一點,買賣自
己的股票,讓別人去傻。
按照現在全球經濟來說,還不是很樂觀的時候吧。假設會越來越好,那
麼是不是就意味著隻要濰柴動力不犯傻,業績也會水漲船高?
再假設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每股收益,今年是6。8,那麼明年就是5。67
,後年就是4。72,大後年就是3。94。就算經濟會有所反複,但是隻要總會有
那麼好轉的時候。那麼他的價值就會迅速體現出來。就像美國銀行那樣,
都塊虧到大麵積破產了,幾年之後的今天,各家銀行不是再次登上了最賺
錢的公司了嘛?
再加上濰柴動力的每股淨資產也有15塊5,我是認為很有投資價值的。
以我的猜想,濰柴動力以15倍的市盈率算是正常合理的話,那麼在17年
或者說在18年應該會在80元附近。當然以上都是猜想,信不信由你。
當然濰柴動力的高收益,是合並了報表的。但是我的認為是,這個報表
既然是合並了,並不能看做是一次性收益,因為合並的公司並不是說今年
會賺錢,明年就不會了,雖然說確實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當然我還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怎麼合並報表的。總之我的專業知識有限就
不思考了。
至於我對銀行股的看法,也是基於市盈率低的原因。
而且銀行股整體的增長率還是很高的。之前大漲了一波又跌回去了不少
,這明顯是上天給了我們再來一次的機會啊。
以現在浦發銀行為例設想一下,每年增長15%,現在是4倍市盈率,15年
就是3。48,16年就是3。025,17年就是2。63,18年就是2。29,19年就是1。99
,20年就是1。73,這是個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你現在買一萬七千塊錢的浦發銀行,在20年一年浦發銀行就為
你賺一萬塊錢。這5年下來,按照30%的利潤分紅,差不多五六年的分紅就
可以收回你的投資成本了。扣除個人所得稅可能要個六七年的時間。
當然前一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是目前銀行的活期存款大降,麵臨競爭甚
至可能會導致當前利潤規模大降。
當然這些,因為關係到專業知識,我是不太懂的。不過我想說的是,這
種情況不會那麼快到來的。因為總的來說,隻要不是腦殘,不會為了那麼
一點點的活期存款帶來的微額利潤,就會連賺錢的這一大快去惡心競爭。
正常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就是,哪怕徹底放棄這一塊,也要保住自己的核心
利潤來源。
我這個做小生意的都懂,他們會不懂?當然實際情況和背後可能的各種
關聯性是我不了解的。
最後吐槽一句。
基於之前鋼鐵行業大虧的時候,一個鋼鐵老總說的話:生產要虧一億,
停產要虧2億,所以他們必須虧錢生產。
想來我的想法簡單了,這些公司的老總確實比我們考慮的多。當時我的
想法是:生產虧一億,但是持續生產不知道要虧到什麼時候,停產虧兩億
,但是一停產,產量庫存就下來了,而且鐵礦石也需求少了,降價就成為
必然,那麼很可能虧錢就變成了賺錢了。
當然情況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他們考慮的多。不排除其他公司哪怕虧
錢再多也要乘機擠占你們公司的份額,誰讓你們停產。
但是從整個行業都虧損的情況來說,這就明顯需要的是行業的自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