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宇宙結構(1 / 2)

所以我決定與誇子做一次永不回頭的探險之旅,人生的意義不就是為了探險嗎,就算永遠回不到銀河係又怎麼樣,生命本來就是一個無法逆轉的過程。“向前走,不必回頭,鮮花自會為你開放”這時泰戈爾的一句話,用在這裏也正說明了生命的一些意義。

我與誇子經過簡單的交流後,就準備深入黑洞,在進入黑洞的時候也沒有製造任何機器設備,因為沒必要,如果想要製造什麼機器設備保護自己的話那是多吃一舉,因為在穿梭黑洞的過程中,一切的物質都會解體,變成最微小的基本粒子。

我與誇子拉著手向黑洞飛去,靠近黑洞的時候能感到黑洞的強大引力,越來越大,直到被完全的吸入黑洞,可就在吸入黑洞的一瞬間!身體果然就變成了基本粒子,然後也是一瞬間,可以忽略不計的說成是同時,也就是在被變成基本粒子的時候馬上重組,就像沒有被變成基本粒子一樣,但是卻發生了,這一切的發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也是泰戈爾的一句話:“飛鳥飛過天空沒有痕跡,卻已經飛過”

這時候我與誇子睜開眼睛,看到了機器在我們身邊不遠,眼前的景象和開始機器傳回三維圖像一樣,我們在一個像是兩個圓錐疊在一起的形狀的一個星係的一端,我可以感受到周圍的空間依然是宇宙,也就是同一個宇宙,隻是位置與銀河係太遠了,遠到我都無法測量。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依然是在這個宇宙,盡管我還不知道有沒有第二個宇宙,第二宇宙也是在科幻片裏的假想,我並沒有發現第二宇宙。

這時候我開始思考我在穿梭黑洞的那一刻,既然沒事,那麼我也就無懼黑洞,至少到目前我還不知道我在宇宙中有什麼事物是對我有什麼危險的,當然,我依然對宇宙有一顆敬畏之心。

在穿梭黑洞的一刻也就是沒有時間,時間在黑洞裏不存在,那麼宇宙中有無數的黑洞,而黑洞的產生是由於恒星的爆炸然後坍縮成黑洞,而天然的成為了黑洞,所以黑洞是天然的而非人為的,但是我既然知道了原理,我自然也可以製造黑洞,也就是我可以隨意的在宇宙的任何一個位置打開一個空間時空隧道的入口。

但是卻無法在空間的任意位置製造出口,猜想是真的,出口真的是隨機的,剛才的獨輪星係也就是時空隧道的出口,出口噴射出大量的物質,獨輪星係裏醞釀了大量新的恒星,行星,行星,恒星不斷的向宇宙的其他空間漂移,旋轉,由於離心力以及物質本身的屬性,重力的原因,就形成了星係,大星係,小型星係。

那麼此刻宇宙在我腦海裏便是這樣的一種構造:宇宙中的物種通過黑洞吸收,【叫做毀滅】再通過白洞吐出【叫做新生】這樣一直循環往複,像是一個永動機。毀滅,重組,宇宙就像是一個龐大的機器不同的隨機的運轉著。

至於宇宙的起源,以及宇宙更遼闊的地方自然我也一無所知。對於未來的路依然艱辛。

這種終極的研究我也知道不是短時間就能想明白的,探究明白的,畢竟剛才和誇子也算是冒了一次險,所以我決定先和誇子在附近找一顆行星安頓下來,我們畢竟是在行星上出生的,還是喜歡在行星上的感覺,不太習慣漂浮在虛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