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布裏夫斯博士(2 / 2)

當時他正做著新能源的實驗,眼前忽然白光一閃,一座大型的實驗台就在他麵前消失了。很靈異的事情,當然,博士並不是個迷信的人,他堅信任何人們所不理解的事情最後都必將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解釋。

但實驗台究竟去了哪裏呢?

起初,他以為他意外合成出了一種隱形材料,實驗台隻是被這種材料覆蓋住隱形了,但就算是隱形也應該能摸到實體啊。原處卻是空無一物。

接著,他又想會不會是新能源的能量波動引起了空間的共振,打開了缺口,把實驗台給吸了進去。但相關儀表顯示這裏的空間結構非常穩定,並沒有近期撕裂的跡象。

後來毫無頭緒的他開始對實驗室裏的每一件東西進行了逐一排查,既然不是被空間力量帶走了,那它就一定還留在這個實驗室裏的某個角落。博士的心開始興奮起來了,他隱隱察覺到接下來的事情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終於,被他在一處地板的夾縫裏發現了端倪,一個2厘米長、0.2厘米寬的一根小鐵棒突兀地出現在那裏,而了解博士對實驗室衛生要求極為嚴苛的人是不可能把這麼明顯的小零件留在這麼顯眼的位置上的。

既然他不是別人留下的,那一定就是在剛才的事故中出現的。不管怎樣,先研究一下。

最後,在放大鏡之下此物終於現出了原形,竟然是一個被縮小的實驗台,而且長寬比例也剛合適。

“難道......”博士心中產生了個朦朧的想法。

經過詳細地科學推斷,博士認定實驗台是被那一道白光,確切的說是被白光所帶有的某種物理特性給縮小的。他反複地試驗,在失敗了數十次後終於重現了一次這種物體被縮小的現象。

這一次他詳細地記錄下了參數,終於揭開了白光的真麵目。

這是一種特殊的粒子,能以某種方式將物體轉軌成一種平行的維度,這樣可以將一件東西在尺寸上進行收縮和聚集。當人們需要將物體還原,它們還能從宇宙中提取物質。甚至還可以變大,不過理論上需要極其龐大的能量。

這真是一種重大的發現,讓博士再次感受到了挑戰,感受到了科學研究帶來的樂趣。

於是,他便把研究方向轉向對這種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布裏夫斯粒子的研究。

經過兩年的大量實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博士終於找到了穩定獲取布裏夫斯粒子的方式,並把它應用到民用產品上,生產了一係列能把完整一體的大型物體縮小並裝進去的萬能膠囊。

一年後,測試使用狀況良好的萬能膠囊投入市場,一上市就受到了上流人士的追捧,成為熱銷產品,為公司轉來了大筆利潤,攤平了科研成本。

而由於萬能膠囊的泛適用性,可以將任何一體式的物體縮小,使得各大巨頭紛紛選擇與布裏夫斯公司合作開發新項目,布裏夫斯公司的人針對於他們的產品對膠囊做出了限製,一個膠囊隻允許識別一件商品,由此製成了比如房屋膠囊、懸浮車膠囊、噴射機膠囊,甚至還有冷櫃膠囊、水箱膠囊等等各種用途的萬能膠囊。

自此,萬能膠囊正式登上地球乃至於整個宇宙的曆史舞台,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布裏夫斯公司也由此介入了多個市場,並占據了話語權。

同年,布裏夫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萬能膠囊公司,萬能膠囊取代了懸浮汽車,成為公司生產和銷售的主業。

但由於布裏夫斯粒子的稀有和難獲得,導致了萬能膠囊的成本下不來,所以售價也是非常昂貴,所以最初萬能膠囊也被坊間戲稱為“富人的百寶箱”。

而後來,隨著機器的不斷改進和對布裏夫斯粒子的深入研究,將萬能膠囊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擴大了產能,售價也降到了中產階級的家庭也能接受的地步,卻也相當於很多小康家庭一年的總收入。

但好歹,這算是窮人們從富人手中奪來的權柄,萬能膠囊從此將徹底向全社會開放,自此暢銷20年。

再後來,布裏夫斯博士將自己旗下公司改組,合並成了一個龐大的集團——膠囊集團,並且這家年輕的公司橫掃了諸多老財閥占據了全球財富榜榜首整整十年的時間。

當然也並不是沒有人垂涎於萬能膠囊所帶來的驚人利潤,但膠囊集團在推出萬能膠囊的時候便早已是汽車業的巨頭,羽翼已豐,不怕被打壓。

而且萬能膠囊的核心在於布裏夫斯粒子,它的被發現充滿了太多的偶然性,即使是知道了過程也沒有辦法複製出來,所以這個聚寶盆一直被膠囊集團守著,為他擭取了無數的財富。

PS:我的這個“布裏夫斯粒子”的設定借鑒了漫威漫畫裏蟻人的“皮姆粒子”,同樣能將物體變大或縮小,區別是不能作用於生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