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大領導在這裏,他真懷疑眼前這個老頭是假的司令。
不過轉念一想,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
沉默片刻,易友臻點點頭,道:“好吧,我加入。”
薑司令大喜,趕忙和易友臻談論起了他的規劃。
在他的規劃裏,以後的三十二條船,和現在的八條船,總共四十條船占據了沿海幾乎所有地區。
易友臻也將冶金係統的規劃說了出來。
總共三個煉油廠,分別在三個不同的位置。
如果海軍打算長遠發展的話,基地不能距離煉油廠太遠,畢竟往後很長時間都會麵臨運力不足的問題。
大領導也在旁邊參謀著,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幾乎就給未來二十年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也正因為今天的談話,易友臻等人被後世軍迷冠以海軍之爹的稱號。
再次回到四合院的時候,易友臻多出了一套海軍常服和一本高級軍官證。
當然了,這玩意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他易友臻以後主要還是在冶金係統混。
幾乎是前後腳,易友臻回京,物資也跟著來到了軋鋼廠。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易友臻大手一揮,每個工人都領到了一斤魚肉腸、一斤魷魚絲,一斤炭烤雪魚。
好家夥,工人們又把易友臻吹上了天,個個都在誇讚易友臻是工人的好書記。
有人歡喜有人憂。
第二天,四九城好多大廠的廠長頭疼了。
易友臻開了壞頭!
無線電廠的廠長直接把電話搖到了易友臻的辦公室。
“這年頭,糧食才剛剛供上,你易友臻就帶著工人大吃大喝了是吧?”
“什麼?你說沒有?那你給工人發三斤的高級肉製品是幾個意思?”
易友臻撓了撓頭,不解的問道:“不是,您哪位?”
“我無線電廠廠長郝衛國。”郝衛國大聲道。
無線電廠廠長?這單位也是個大單位,易友臻沒有掛斷電話,而是和他聊了起來。
易友臻詫異道:“郝廠長,您這話是幾個意思?合著我發東西還發錯了?”
“不瞞您說,我今天還要給分廠發!您要是受不了,就去告我!最好告到中樣!”
郝衛國賠笑道:“易書記,您誤會我了,我不是這個意思,給工人發東西是對的,肯定錯不了。”
“隻是,您稍微收斂一下,實在不行就少發一點,給工人們發這麼多東西,整的我們兄弟單位的廠長好像跟飯桶似的。”
“嘿,這可不是我說的,我也不認為您是飯桶!”易友臻趕忙道:“郝廠長,是這樣的,一噸海產品能發兩千個工人!您能理解嗎?再少就拿不出手了!不然的話,您定個標準,我考慮考慮。”
郝衛國真想問一句,你特麼財主啊!
但話到嘴邊,卻成了,“易書記,您看這樣,您看啊,一個人發一兩,每次隻發一樣東西,這樣一來一噸就能發兩萬個工人!這個量控製的就相當好!”
易友臻掐指一算。
機修分廠七千多個人,每樣東西他準備了四噸,總共是十二噸。
如果隻發一樣的話,他們半噸都用不完,那剩下的十一點五噸不就浪費了嘛?
“不行,不行。郝書記,您這個方案也不靠譜,我琢磨琢磨,爭取改一下發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