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李懷德的謀劃(1 / 2)

再然後就是養殖,東山省這邊環境很好,四季都適合養殖海帶,這意味著海帶苗出來以後,她易友臻就能鬆口氣,轉戰其他地區。

在易友臻帶領下,整個人研發團隊進步神速,隻是十天不到就培育出海帶幼苗,也就是牙簽大小的幼苗。

易友臻乘勝追擊,帶著眾人將幼苗移入海中進行天然養殖,這一步也是一遍就成。

二十天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相機無數。

易友臻在眾人的見證下,拉起第一根培養繩,上麵密密麻麻的長著二十公分長的海帶苗。

到了這一步,易友臻就可以鬆口氣了,隻需要將養殖辦法教給附近的漁民即可。

海帶的種植方式很簡單,就是用麻繩夾住海帶苗,拋入種植區域。

在東山,總共規劃了一萬畝的海帶養殖區域。

當然,現在隻建成了不到一千畝,但饒是如此需要的麻繩也是天文數字,全國人民的麻繩幾乎都支援到了東山。

帶著部分海帶苗和專家隊伍,易友臻轉戰漢東!

對於海帶種植一事,漢東高層十分重視。

漢東的漁民雖然也能撈到海帶,但並不是本土打撈,而是需要開船遠赴遠在千裏之外的海帶主產區。

每一次出行的福禍都尚未可知,隨後都會有意外,因此每當漁民出海采摘海帶,他們的家人都會提心吊膽。

為了改變這種傳統,漢東的從古至今都做過無數嚐試,但毫無疑問都失敗了。

原因無它,海帶對水溫相當敏感,水溫6-8℃時,海帶就快速生長,有時每天能長10-13cm,而到0℃時,就停止了生長。更可怕的是,麵臨漢東20℃以上水溫的海域時,海帶不僅不長,反而會快速糜爛。

當然,拋開溫度原因外,漢東不論是光照亦或者水質都很適合海帶生長,想要在這裏完成種植,需要培育出新苗,還得是能抗熱的新苗。

易友臻在漢東所有高級幹部的見證下,在地圖上隨手一指,二期工程便隨之定在京海。

漢東的州長親自陪同易友臻和專家隊伍在京海沿岸測量水溫,收集關鍵數據。

數據到手後,漢東主要幹部更是帶著易友臻等人親自在京海參觀。

路過一條人流明顯偏大的街道時,易友臻問道:“那是什麼地方?”

漢東州長想了想,笑道:“京海唯一的工廠,紡織廠,隻是那條街目前還沒有名字。不過既然京海馬上就要迎來一個新廠,我們就叫它舊廠街吧。”

“京海,舊廠街?好!這個名字好!”易友臻忍不住鼓起掌來。

好家夥,再過幾十年這裏得出一個強哥!

一行人進入紡織廠,立即收到最高程度重視,工人、幹部無不夾道歡迎、興高采烈。

當晚,科研隊伍在紡織廠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

次日,易友臻從紡織廠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科研。

科研隊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時間一晃便又是一月過去。

秦淮茹見了李懷德的媳婦,長得矮,而且很醜。

她對自己的上位計劃更有信心了。

然而秦淮茹剛剛表露出這個意思的第一時間,就遭到李懷德的無情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