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兩個廠長,不管是學習班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工人都激動壞了!

畝產十萬斤!

這是什麼概念?

雖然前兩年也有人提過,不過那是吹牛的,而他們是真牛!

尤其是學習班的人,他們更加確信這一點,每一筐蘑菇都是他們親手進行稱重的,數據的真實性毋庸置疑。

楊廠長大喊道:“六層!每個車間都要按照六層的標準建設!我們要做到畝產十萬斤!”

“我建議八層!我們可以爭取畝產十五萬斤!”李副廠長激動道。

“冷靜。請冷靜!”易友臻趕忙按住兩個廠長的肩膀,很是嚴肅的道:“不要高興的太早,草菇倉存時間最長不超過48小時。而且我們的倉庫也隻是臨時性使用,綜合當下成本和環境慎重考慮,我建議最好兩層,至多不超過三層。”

“因為一旦超過三層,就需要投入大量鋼材!”

此言一出,兩個廠長瞬間冷靜。

鋼材!這是個卡脖子的東西。各種建設都需要鋼材,尤其是國防工業,現在的鋼材也主要投入在國防領域,根本不可能讓他們拿來搞農業。

三人沉默良久,楊廠長忽然說道:“已經采摘的蘑菇原地封存,還未采摘的暫停采摘作業。”

“這是為什麼?”易友臻不解的問道。

不光是易友臻,工人們也都麵麵相覷。

楊廠長認真道:“現在的事情有點大了,我原本以為一畝地能出個幾百斤就已經很不錯了,你一聲不吭就畝產萬斤。現在我們應該喊上兄弟單位和上級領導,並在記者的全程陪同下進行采摘,這麼大的事,咱廠的宣傳部已經不夠用了。”

李副廠長點點頭,很是嚴肅的道:“就該這麼辦,我們要放就放一個大衛星,讓全國人民都知道。”

易友臻恍然大悟,“行,那就這麼辦,我能幫上什麼嗎?”

楊廠長想了想,道:“你現在預估下金針菇的產量,保守一點。”

易友臻道:“咱廠的金針菇采用瓦罐種植,總共兩萬五千個罐子,單層擺放占地兩畝,每罐子可采兩次,每次一斤半到兩斤左右。保守估計每畝一萬五千斤。”

楊廠長點點頭,道:“我知道該怎麼說了。下午兩點之前,你把周司令和陳教授喊來,我現在去打電話叫部委的人過來。老李,你人脈廣,記者的事交給你。”

“交給我!”李副廠長一聲不吭的應了下來,轉身就走。

“我也趕時間,友臻,你現場維持秩序。”楊廠長朝易友臻點點頭,同樣快步離開。

兩人走後,宣傳部和後勤部的一把手湊上前來,紛紛和易友臻攀談起來。

那叫一個相見恨晚,熱情的一塌糊塗。

聊天的同時,易友臻不忘招呼工人將蘑菇放入倉庫,宣布原地解散。

至於邀請周鎮南和陳教授的事,易友臻交給了鍾躍民和張海洋。陳教授那邊隻要聯係上周鎮南就妥了,根本不需要額外出力。

等安頓好一切,易友臻熱情和兩個部門的領導告別,回203歇著了。

冶金大領導接到楊廠長的電話後,趕忙讓秘書去召集部委其他同誌,自己則翻找起易友臻前段時間給他寫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