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為何物(一)
浩渺太湖,點點漁帆。綿延黛山,層層疊繡。
在姑蘇城的西南,太湖的邊上,有許多山丘。別看這些山丘不甚高大險峻,卻都是樹木茂盛,景色秀麗,名氣很大。其中有座穹窿山,主峰三茅峰頂有奇石堆疊,遠觀狀若鬥笠,俗稱箬帽峰,素有“吳中之巔”之稱,是觀賞太湖美景的絕佳處。
此山曾是春秋時孫武隱居創作千古名著《孫子兵法》的地方。到了西漢年代,這裏又出了個“覆水難收”的朱買臣。南宋時,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駐兵於此,觀瀑賞月。這山上還有古老的上貞觀和寧邦寺。聽起來這山上應該很喧鬧,其實不然,當你走進這山裏,穿行在濃密的鬆林和望不到邊的竹海時,你就會明白,原來這裏是一個世外桃源,寧靜得讓人陶醉的地方。
箬帽峰下有一處幽深的山穀,三麵環山,麵向太湖,叫茅蓬塢,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這裏有兩排平房組成的一個小院落。
院落裏住著一戶吳姓人家。三十多年前,他們開始在這裏定居,以捕魚種茶為業,起初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除了必要的交際,他們與周邊百姓很少來往。他們祖先對後人立下規矩:不許當官。這一條他們一直以來都能很好地做到。可是到了吳慕璋這一代,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這時的吳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雖說談不上什麼大富大貴,但吃穿用度還是遊刃有餘,兒子也能到私塾讀書,甚至還能拜師學藝。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年及弱冠的吳慕璋長成了一個翩翩美少年。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吳中一帶小有名氣。
江南三月,草長鶯飛,百花初開,景色秀麗,生趣盎然。青春年少的吳慕璋在山裏再也呆不住了,他趁著小雨初停,騎馬來到虎丘山遊玩。
中午時分,虎丘山上遊人漸漸增多,顯得十分熱鬧。他坐在劍池邊的石欄板上,全神貫注地欣賞著清澈池水中的遊魚。突然,對麵傳來了一聲輕笑,他抬頭一看,頓時癡了。
隻見一位美貌小姐正在和身邊丫鬟模樣、十三四歲的女孩說笑。那小姐身穿花衫綠裙,看上去不過二八年齡,身材窈窕,皮膚白皙,瓜子臉蛋,娥眉鳳目,淺笑時,那微啟的紅唇、整齊的貝齒和一對小酒窩,讓她整個臉蛋像朝霞初現,十分嫵媚可愛。
等吳慕璋還過神來,那小姐和陪伴早已不見了。他立即繞過劍池尋找,找了一大圈,發現對方正在仰望斜塔,小手指指點點,似乎在數那斜塔的層數。他不敢過去,怕唐突了佳人,便假裝在旁邊看那山石上顏真卿刻字,眼睛的餘光卻盯著對方。
突然,丫鬟模樣的女孩子一個轉身,快步走到吳慕璋麵前,鼓著嘴巴,瞪圓雙眼,輕輕叱責:“你這人好不知羞,為什麼盡盯著我家小姐看?”也不等吳慕璋回答,立即轉身拉住小姐的手,轉向塔後,嘴裏還在嘟囔著:“我們離開那個無禮的人!”吳慕璋頓時連脖頸都羞紅了,恨不能即刻鑽進腳下的石頭縫裏。霎時間,吳慕璋的遊興蕩然無存。他悻悻然地下了山,信馬由韁地茫然前行。
吳慕璋被一陣喧囂聲驚動。原來他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座宏偉的大莊園前。莊前原本有一群人正在院牆邊聚精會神看什麼告示,他的馬可能也想去湊熱鬧,頭直接探到人叢中,那馬由於走一段路了,有點吃力,嘴裏不停地呼出熱氣。那熱氣噴到旁邊漢子的脖子上,癢癢麻麻的怪難受,回頭張口就罵,可巧,一口正好親到了馬嘴上,那罵人的話非但沒有發出來,反而被馬噴了一臉又腥又熱的唾沫,居然還被迫咽下一大口。那漢子如何受得了這般汙辱,一旦還過神來,立即跳著腳大罵,還拔出挎刀向吳慕璋拚命。
吳慕璋這一驚非同小可,一邊牽馬躲閃,一邊作揖道歉謙。圍觀的人群明白過來後,無不大笑,有人一邊上前勸架,一邊調侃:“你**母馬,占了便宜還賣乖。人家不找你算賬,算便宜你了。”那漢子由於被眾人架著,想打吳慕璋又打不著,最後隻得自認倒黴,罵罵咧咧地走了。圍觀的人群議論笑罵了一陣後,一哄而散。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