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公開選拔幹部(1 / 2)

自從八十年代,黃三木離開唐寧縣到了博興縣從事農副產品深加工,不僅帶動了博興縣農副產品產業基地的興起,自己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三年前,公司總部從博興縣移師到了懷寧市,業務從懷寧市拓展到整個江寧省,如今已經是懷寧市的政協委員、懷寧市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家了。

和黃三木見麵之後,剛沒說幾句,黃三木就著急的要去實地考察。

他一本正經的對張岩說:“咱們都是知青出生,相互之間用不著客氣。我隻是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不高,沒有你們這些大學生懂得那麼多。

但是我知道,既然想辦事,就要看實際行動,我不喜歡玩虛的,不喜歡紙上談兵,不喜歡把事情耽擱在嘴上。”

據林玉環之前對張岩介紹,黃三木想按照當年在博興縣的發展思路,在臨元投資辦一個現代化的農副產品加工廠,實行采購、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

張岩一聽非常高興,決定親自陪同黃三木到實地進行考察。

張岩親自陪同投資商人實地考察,這是不多見的。

盡管他到任不久,就主張機關幹部要抽出三分之一的人去招商引資。

這次之所以陪著黃三木進行實地考察,除了兩人曾經在坪鄉知青農場的那段交情,以及他對黃三木來臨元縣投資的高度重視。

更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在來臨元的這段時間裏,確實看到臨元縣花卉業和副食品業的優勢,和今後的發展前景。

其實,臨元縣是全國產糧大縣之一,這已是眾所皆知的事,這次黃三木需要深入考察的,主要是糧食的價格。

經過考查,臨元的大米、小麥、玉米等產品價格,比黃三木事先估計得還要低。這讓黃三木異常高興。

在確定對農副產品項目的投資之後,黃三木又考察了3個鄉的花卉生產情況。

目前臨元縣的花卉生產,主要是農戶們各自為戰,不僅品種單一,規格很少,而且規模也很小。

如果要形成規模,必須根據市場需求,定製化符合市場要求的產品,而且統一標準。

讓黃三木高興的是,許多農民都掌握了一手絕技,如果有專人人指導、管理,統一銷售,不需要多長時間,臨元將會成為全國著名的花卉和盆景生產基地之一,將來還可以培養一批名貴品種,銷售到國內一二線大城市,甚至遠銷到國外。

整個考察從第一天的上午,一直進行到第三天的中午一點多鍾才結束。

在返回縣城的途中,黃三木當即拍板,決定在臨元再投資花卉業。

張岩心中大喜,隨即表示,臨元縣委和縣政府,一定會為投資者提供更優惠的政策、以及更優質的服務。

……

第三天上午,臨元縣委組織部,在《臨元日報》的頭版頭條,刊登了公開選拔8名鄉鎮黨委書記、10名鄉鎮長和15名局長的公告,號召所有符合條件的黨員幹部踴躍積極報名。

這一舉動,更是讓臨元縣的廣大幹部群眾想都沒想到的,全縣的幹部一下子沸騰起來了。

張岩辦公室的電話和手機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響,有詢問情況的、有支持讚揚的。當然,也有的指責、甚至也有鬧騷和不解的……

經過一個星期的宣傳,報名工作終於開始了。

每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之後,由縣委常委、組織BZ張宇,在縣電視台自辦的節目裏,向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就公開選拔科級領導幹部有關事項,作具體的詳細說明。

一個星期後,報名結束了。

全縣報名人數居然達到1200多人,平均36人取1名,其中報名縣委辦公室主任的高達55人。

經過報名考核小組的初步資格審查,在1200多名的報名人員中,隻有21人不符合報名條件。

對此,縣委組織部在報紙和電視上,公布了這21人分別因為什麼原因而不合格的,結果公布後,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按照規定程序,第一輪進行文化考試,試題由省人事廳考試中心提供,考試完全采取高考時的程序和方式。

一般行政領導考《公共知識》、《行政管理》、《廉政知識》三門,對於特殊行業部門,比如工商、稅務、交通、水利、公檢法等,還加試了相關的專業知識。

沒想到的是,在正式考試前,有20多人主動放棄了考試。

考試那天,張岩同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四套班子的主要領導,深入考場進行巡視。